时间: 2025-04-29 19: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2:58
麻姑忽款蔡经扉,剪剪明霞护彩衣。
梦里云深谁唤起,枝头春老漫催归。
顿教林屋生华润,那许丹青品瘦肥。
亭惬素心轩待月,何尝聚散与心违。
忽然间,麻姑轻轻推开蔡的门,阳光透过明亮的彩霞照耀着她的衣裳。
在梦中,谁能唤醒那深深的云雾,枝头的春天已老,慢慢催促着我回归。
这才让林间的小屋焕发生机,何曾在丹青的画中品尝那瘦弱与丰盈。
在亭子里,静心等候月亮升起,何曾在聚散之间与心意相违。
弘旿(约1680-1758),字子冈,号独山,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此诗作于作者栽种海棠树三年后,正值盛开之际,表达了他对花开之美的喜悦,也折射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诗人在这里不仅歌颂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映射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海棠盛开的描写,弘旿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海棠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首联以“麻姑”开篇,既引入了神话元素,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以“剪剪明霞”对比,营造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仿佛阳光在花间跳跃,为整个场景增添了活力。
在梦境的描写中,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春花已老,但心中依然留存着对美好的向往。林屋生华润的描写,则突显了生机与希望,暗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宁静与对美的追求始终不变。最后两句中,诗人以“亭惬素心”来表达自我的内心世界,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心与外界的统一、聚散之间的哲思。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歌通过对海棠盛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麻姑”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春老”意味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何尝聚散与心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弘旿的诗更注重对花的细致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通过山水的描写呈现一种更为辽阔的自然哲学。两者虽风格不同,却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