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3:11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
作者: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
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
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
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
情多醉似醒。
在寒冷的暮江旁,青碧的水流缠绕着漫长的道路。
漫长的道路上,碧水在暮色中萦绕。
夕阳斜照在花坞上。
花坞中,夕阳的光辉斜斜地洒落。
客人心中的愁苦无法胜过聚会的快乐。
聚会的快乐中也无法胜过内心的愁苦。
清醒时似乎像是醉了般多情。
而醉了时又似乎清醒得多情。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词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生感悟。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具有深厚的哲理意义。
作者介绍: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福建人,理学家、诗人。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教育和哲学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朱熹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或许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聚会的珍惜。
这首《菩萨蛮》以寒江和夕阳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首句中的“暮江寒碧”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而“长路”则象征着人生的漫长与艰辛。接着,诗人通过斜阳照射花坞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温暖。
然而,诗的情感基调并非单纯的美好,诗人提到“客愁无胜集”,显示出即使在愉快的聚会中,内心的愁苦仍然难以摆脱。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无奈。最后两句更是将“醒”与“醉”相互衔接,表现出一种对情感的沉浸与觉醒,似乎在说,无论是清醒还是醉酒,内心的多情始终存在。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情感的交织,呈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苦涩的感慨,极具哲理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愁苦,同时又不乏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山
b) 江
c) 竹林
d) 海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愁苦
c) 失落
d) 希望
“醒似醉”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清醒
b) 迷茫
c) 复杂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朱熹的《菩萨蛮》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朱熹更侧重于抒发内心的愁苦,而李白则表达了在孤独中寻找自我与自由的心境。两者都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