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2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27:15
白杨枫叶俱零乱。旧恨大家难遣。记得年时小宴。京洛浮沉倦。供愁又阻红绫宴。落魄频呼鹦盏。舌在犹须转战。何处吹箫管。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白杨和枫叶纷纷飘落,心中对往事的怨恨难以释怀。想起往年在京城的聚会,已经对那样的浮华生活感到疲倦。如今愁绪满怀,却无法与友人共饮红绫之宴,心情落魄,频频呼唤着酒盏。虽说舌尖仍需为酒而战,但此时又能在哪里听到那悠扬的箫声呢?
诗中提到的“京洛”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常用以象征繁华和浮华的生活,而“红绫宴”则是宴席的华丽象征,常用来描绘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在古代,宴会上常有乐器演奏,如箫管,象征着生活的愉悦与社交的欢快。
徐釚,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山水和人生感悟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作者对往昔友人聚会的怀念之际,反映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正值秋冬之际,白杨枫叶的凋零与他内心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首《桃源忆故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往昔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白杨与枫叶的零乱,给人一种秋天的萧瑟感,与内心的愁苦形成了共鸣。作者用“旧恨大家难遣”直接点出心中的阴影,深刻表达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
在“京洛浮沉倦”一句中,作者反映出对繁华生活的厌倦,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哲学的思考: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外在的繁荣,而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接下来的“供愁又阻红绫宴”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曾经的欢庆如今却成为了愁苦的源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情与生动的意象,将作者的孤独与失落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际关系和生活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示了徐釚作为清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全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友人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浮沉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思,深刻反映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对情感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京洛”是指哪个地方?
“舌在犹须转战”中的“转战”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