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若讷上人弹琴

《若讷上人弹琴》

时间: 2025-04-30 12:05:22

诗句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於今。

莫作风入松,怀垅情未任。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5:22

原文展示

若讷上人弹琴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於今。
莫作风入松,怀垅情未任。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

白话文翻译

《若讷上人弹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提到已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哀悼期,遇见了弹琴的人。诗人感慨,若不是心意相通,琴声也难以传达情感。十天的练习使琴声如笙歌般悦耳,想起曾经的老师尼父并不喜欢音乐。古代的王礼有其规矩,今天则不应过于放纵。不要让风声穿过松林,怀念的情感尚未得到释放。听到流水的曲调,思绪飘回到溪边的阴影中。这里就是我所乐意之地,目送归来的鸟儿。

注释

  • 祥哀:指的是悼念的哀伤。
  • :这里指的是弹琴的人。
  • 十日成笙歌:十天的努力使得琴声如笙歌般美妙。
  • 尼父:指的是孔子的父亲,古人重视音律,但孔子并不喜欢音乐。
  • 先王礼有节:古代君王的礼仪有其节制,不应过于放纵。
  • 怀垅:怀念田垄的情感,隐喻对乡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巢,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哀痛后,借琴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古代,音乐常常用作表达情感的媒介,梅尧臣通过琴声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若讷上人弹琴”为引子,勾勒出一个充满音乐韵味的场景。梅尧臣通过对琴声的描写,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诗的开头提到哀痛的过往,在琴声中似乎得到了抚慰,暗示了音乐的疗愈力量。诗人以“十日成笙歌”来形容琴声的美妙,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演奏者的赞叹。

接着,诗人引入了历史的对比,提到古代的礼仪和道德观念,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似乎在反思人们在音乐及生活中的态度。诗中提到不要让风声侵扰松林,隐喻着对宁静与内心情感的渴望。最后,诗人通过“归思在溪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又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极具层次感,既有对音乐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及社会礼仪的思索,展现了梅尧臣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祥哀已踰月:哀痛的日子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表明诗人经历了悲伤。
    • 遇子弹鸣琴:遇到了弹琴的人,琴声响起,暗示新的交流。
    •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若心意不同,琴声又怎能共鸣?
    • 十日成笙歌:经过十天的练习,琴声变得如笙歌般动听。
    • 尼父非好音:提到古代的老师不爱音乐,反映出对传统的尊重。
    •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於今:古代礼仪有其规矩,今天应有所节制。
    • 莫作风入松:不要让风声打扰宁静,反映出对内心情感的保护。
    • 怀垅情未任:对乡土的怀念尚未释放,表现出对故土的依恋。
    •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听到流水的乐曲,思绪飘回到溪边,寄托了对自然的向往。
    •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这里正是我所乐意之地,目送归来的鸟儿,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例如“十日成笙歌”通过比喻展示了琴声的美妙;“莫作风入松”则用拟人手法使自然更具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思考。诗人通过音乐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琴声:象征着情感的表达与沟通。
  • 流水曲:代表自然的声音,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松树:象征宁静与深思,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溪阴:代表着自然的庇护所,是诗人归属感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弹琴的人
    C. 先王
    D. 尼父

  2. “十日成笙歌”意味着: A. 琴声难听
    B. 演奏者努力练习
    C. 琴声如笙歌般动听
    D. 以上都是

  3. “莫作风入松”表达了: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自然的珍惜
    C. 对宁静的渴望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D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但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欢乐。
  • 杜甫《春望》:则以历史的沉痛为背景,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诗词的深刻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征妇 春闺 忆旧作 积雨初霁与客夜谈,用王文学韵 中夏晚晴 燕居 喜雨 浮碇冈 洪光寺同昆仑山人 虎丘分咏得浮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连忘返 痌切 生字旁的字 云奔雨骤 辛字旁的字 包含预的成语 九转金丹 用管窥天 包含众的词语有哪些 冰炭不投 包含帜的词语有哪些 雍容闲雅 齐字旁的字 一夫出死,千乘不轻 四亭八当 浑浑蒙蒙 私字儿的字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