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9:14
送韩仲文奉使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往使匈奴国,持节岂辞遥。
朔北正苦寒,风汝与雪飘。
燕山何处是,汉铭应已销。
前车渡冰河,後骑鸣金镳。
行行至穹庐,尊我不敢嚣。
玉爵亲献酬,名裘进狐貂。
礼成复命日,菀抑舒杨条。
这首诗表达了韩仲文出使匈奴的艰辛与使命感。诗中提到,出使匈奴的旅程遥远而艰难,北方正值严寒之时,风雪交加,出行的困难可想而知。燕山在哪里,汉朝的铭文可能早已消逝。前车已经渡过冰河,后面的骑兵也在鸣响金镳。行至穹庐,我对尊贵的接待感到不敢高声喧哗。用玉爵亲自奉献的礼物,名贵的皮裘进献给匈奴的首领。礼仪完成后,返回的日子,杨树的枝条又重新舒展。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溪,江苏常州人,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作品多表现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兼具豪情与细腻。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为韩仲文送行之际,韩仲文出使匈奴,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诗中反映了出使过程中的艰辛与对国家的责任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送韩仲文奉使》是一首表现出使艰辛与使命感的诗作,梅尧臣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北方的严寒与出使的困难。诗中首句“往使匈奴国,持节岂辞遥”直接点明了出使的主旨,强调了使者的使命感和不辞辛劳的精神。接下来的“朔北正苦寒,风汝与雪飘”,则通过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出使的艰苦。
诗中对燕山的提问,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几句描绘了使者在匈奴受到的礼遇,表达了对国人使命完成后的期待与欣慰。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梅尧臣对国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外交形势和对民族团结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友人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对未来的期盼。诗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对国家荣誉的坚守。
诗中提到的“匈奴国”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诗中“前车渡冰河,後骑鸣金镳”的意思是?
A. 车队已经完成旅程
B. 车队正面临危险
C. 车队在冰河上渡河
D. 骑士们在欢庆
诗中用“玉爵”和“名裘”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财富
C. 礼仪
D. 战争
答案:1. B 2. C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