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36
艳翠春销骨,妖红醉入肌。
花仙别无诀,一味服燕支。
春天的艳丽色彩消磨了我的骨骼,妖娆的红花让我陶醉得如同醉酒。花仙子别无他法,只能让我一味地享受这美丽的花朵。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晚年,杨万里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花卉的热爱及其带来的愉悦感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海棠洞》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花卉的魅力和春天的生机。诗的开头“艳翠春销骨”用“销骨”这一夸张的表达,强调了春天的美丽对人的深刻影响,仿佛春天的色彩能够让人忘却烦恼,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妖红醉入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陶醉感,红色的花朵不仅美丽,更像一剂迷醉的药,让人沉迷不已。这种对花的热爱不仅表现为视觉上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接下来的“花仙别无诀”,则是诗人在感慨花的美丽时,提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花仙子没有其他的法门,只能让人沉醉于这美丽之中。而“一味服燕支”则巧妙地将诗人与花的关系升华到了一种无可替代的享受中,燕支可能暗指一种让人沉醉的饮品,进一步加深了对花的美好体验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愉悦的春日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透出的那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欣赏,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春天的花卉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热爱,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艳翠”指的是什么季节的色彩?
“妖红醉入肌”中的“醉”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花仙”可以理解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