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12
理蔬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小摘吾犹惜,频来迳自成。
青虫捕仍有,蠹叶病还生。
贫里犹存灶,霜余正可羹。
窥园未妨学,抱瓮更须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对蔬菜的珍惜与关心。他说自己小心翼翼地摘取菜蔬,尽管常来采摘,但总是小心翼翼。虽然青虫依旧存在,叶子也常常生病,但在贫困中仍然有灶台可以做饭,霜后仍然可以做汤。诗人认为,窥视花园的同时,学习的机会并未减少,而抱着水罐更需要努力去耕作。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困境之际。诗人以自耕农的身份,记录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真实感受,展现了在逆境中对生活的珍惜与乐观态度。
《理蔬》描绘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诗的开篇以“摘”字为起点,展现了对蔬菜的珍惜,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爱护,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环境恶劣,虫害依旧,叶片生病,诗人却没有显露出失望,而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坚持和乐观。接下来的“贫里犹存灶,霜余正可羹”展现了诗人虽身处贫困,却仍能自给自足,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食物的向往。最后两句通过“窥园”和“抱瓮”,暗示了诗人在观察自然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和耕作,表现出对未来的积极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自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诗中蕴含着一种平和的生活哲学: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努力生活,珍惜每一份资源和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对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诗人对蔬菜的态度是?
诗人认为在贫困中仍然有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虫”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