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

《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

时间: 2025-04-27 09:11:39

诗句

国尔怀孤愤,麟兮嗣古风。

谓宜空冀北,何意召河东。

榕叶烝山祲,梨花惨殡宫。

传家今有子,身後未应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1:39

原文展示:

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

国尔怀孤愤,麟兮嗣古风。
谓宜空冀北,何意召河东。
榕叶烝山祲,梨花惨殡宫。
传家今有子,身後未应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你对国家的孤独愤懑,像传说中的麒麟继承古代的风范。
你本该在冀北的空旷之地隐居,怎么又引来了河东的召唤?
榕树的叶子在山间纷飞,梨花在哀伤的殡仪中凋零。
传家之业如今有了儿子,身后应当不会贫穷。

注释:

  • 国尔:指国家,表示对国家的关心和忧愤。
  • 麟兮:麒麟,传说中一种吉祥的动物,象征美好的德行和风范。
  • 冀北:指冀州的北部,表示隐居尚且安宁的地方。
  • 河东:指黄河的东岸,象征着纷乱和动荡的地方。
  • 榕叶烝山祲:榕树的叶子在山间飞舞,烝即“争”,表现出哀愁的情景。
  • 梨花惨殡宫:梨花在葬礼中凋零,表现了丧失的悲伤。
  • 传家今有子:传宗接代,意味着家庭的延续。

典故解析:

  • 麒麟:在中国文化中,麒麟是祥瑞的象征,常被视为贤者的象征。
  • 冀北与河东:古代的地域划分,代表着安宁与动荡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万里对好友赵次公的追悼之际,反映了他对赵次公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安宁与动荡,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即以对国家的孤愤为切入,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接着,诗人通过麒麟的意象,寄托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表现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中提到“冀北”和“河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感慨,隐喻着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接下来的意象中,榕叶与梨花的描绘则转向了哀伤的氛围,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传家今有子”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延续的希望,虽然身后未必贫穷,但内心的孤独感依然存在。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人情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尔怀孤愤: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愤怒。
  2. 麟兮嗣古风:借麒麟象征友人的高尚品德。
  3. 谓宜空冀北:理应隐居于安宁之地。
  4. 何意召河东:为何又要参与动荡的事务。
  5. 榕叶烝山祲:描绘悲伤的景象,榕叶飞散。
  6. 梨花惨殡宫:梨花凋零,象征死亡与哀痛。
  7. 传家今有子:家业有了继承人,寄托希望。
  8. 身後未应穷:虽然身后不必贫穷,但内心依旧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麒麟比作理想人格,寓意深远。
  • 对仗:在对比中增强诗句的节奏感。
  • 拟人:自然景象如榕叶、梨花被赋予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友人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现出对国家与家庭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中人们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麒麟:象征高尚与美德。
  • 榕叶: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无常。
  • 梨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国尔怀孤愤”的意思是: A. 对国家的愤怒和孤独 B. 对朋友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2. 诗中提到的“麟”象征什么? A. 高尚的品德 B. 动荡的局势 C. 家庭的延续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友人的追忆 B. 对自然的描绘 C. 对国家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二者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杨万里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而陶渊明则更偏向于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杨万里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更漏子 拟庆湖遗老惜别 更漏子 次温飞卿韵六首 其一 更漏子 晓雨 更漏子 秋雨 更漏子 其二 更漏子 其一 更漏子 更漏子·雪藏梅 更漏子·秋 更漏子·对秋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殷民阜利 目不暇接 克字旁的字 看风行事 期货市场 云扰幅裂 气壮山河 包含爪的词语有哪些 珠开头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显旨 出台 俊品 高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妙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