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24
小玉相呼起问春,阶前草色上罗裙。
玉钗半堕无聊赖,欲倩牙纤理乱云。
小玉和朋友在一起,互相询问春天的事情,阶前的草色映衬着她们的罗裙。
她的玉钗半掉下来,显得无聊无趣,想要请人帮她理顺那凌乱的发丝。
该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玉钗”作为古代女性的饰物,常常用来象征女子的美丽和身份。诗中表现了女性在春日时节的闲适和愉悦,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重视。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文,号天启,绍兴人。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士女》创作于元代社会背景下,那时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诗中描绘的春日闲适场景反映出一种轻松和自由的生活状态。
《士女》是一首描绘女子春日闲适生活的诗作,诗中以“小玉”这一形象贯穿始终,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优雅。开篇以“相呼”引入,紧接着描述她们的衣着和周围环境,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草色与罗裙的相互映衬,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女性的妩媚。后两句则转向小玉的无聊与烦闷,寓意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内心却隐含着一种小小的寂寞和对生活的期待。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春日的欢愉,又有对生活细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女性情感的敏锐捕捉。
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在春日中闲适的生活状态,既有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也反映了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与社交生活。
小玉在诗中做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钗”象征什么?
诗歌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比较杨维桢的《士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女性的柔美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但李清照的诗中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孤独感与对往昔的怀念,而杨维桢则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女性的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