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竹枝歌 其二

《西湖竹枝歌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2:11:44

诗句

鹿头湖船唱赧郎,船头不宿野鸳鸯。

为郎歌舞为郎死,不惜真珠成斗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1:44

西湖竹枝歌 其二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原文展示:

鹿头湖船唱赧郎,
船头不宿野鸳鸯。
为郎歌舞为郎死,
不惜真珠成斗量。

白话文翻译:

在鹿头湖上,船上唱着“赧郎”的歌,
船头上不让野鸳鸯栖息。
为了心爱的郎君歌舞,甚至愿意为他而死,
不惜用真珠来称量我的爱。

注释:

  • 鹿头湖: 指的是西湖的一部分,因湖中有鹿头山而得名。
  • 赧郎: 这里指的是心爱的男子,可能是对情人或爱人的称呼。
  • 鸳鸯: 象征夫妻或情侣,通常成双成对。
  • 斗量: 指用斗来称量,强调数量之多,形容爱意的深厚。

典故解析:

“赧郎”出自古代文人对恋爱的美好向往,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与爱慕。鸳鸯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爱情的忠贞与结合,诗中的“鸳鸯”不愿栖息,暗示了爱的孤独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云,号觉白,浙江人。以词曲见长,擅长描绘西湖的美丽风光和人情冷暖。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代,西湖是当时文人雅士游览和寄情的名胜。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追求与理解。

诗歌鉴赏:

《西湖竹枝歌 其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热情而坚贞的爱情故事。诗人在描写鹿头湖的美景时,融入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船上的歌声和鸳鸯的不栖,表明了爱情的孤独与渴望。接下来的“为郎歌舞为郎死”则深刻表达了对爱人无私的奉献精神,突显了爱情的伟大与无畏。最后一句“不惜真珠成斗量”则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爱意的深厚,象征着爱情的珍贵与无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 鹿头湖船唱赧郎: 描绘了湖上船只唱着情歌的场景,暗示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 船头不宿野鸳鸯: 意味着爱人之间的分离和孤独,象征着无奈与渴求。
  • 为郎歌舞为郎死: 表达了对爱人的执着,愿意为爱付出一切。
  • 不惜真珠成斗量: 用夸张手法强调了对爱情的珍视与无私奉献。

修辞手法:

  • 比喻: “不惜真珠成斗量”将爱情比作珍珠,象征着爱情的珍贵。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 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厚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浓厚的情感描绘了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展现了爱情的无私与伟大,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爱情困境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鹿头湖: 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色与爱情的寄托。
  • 赧郎: 代表情人、爱人,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
  • 鸳鸯: 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真珠: 象征着爱情的珍贵与深厚,表明了对爱的无私付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赧郎”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心爱的男子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2. “不惜真珠成斗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爱情的无私奉献
    C. 对名声的渴望
    D. 对友情的重视

  3. 诗中“鸳鸯”象征着: A. 朋友
    B. 爱情
    C. 财富
    D. 事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情感,表达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借景抒情,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元代文学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 寄灵一上人(一作皇甫冉诗,一作郎士元诗) 哭张员外继 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 送侯中丞流康州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 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春草宫怀古 酬张夏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耳熏目染 卜字旁的字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厄字旁的字 大称小斗 耘耕 廾字旁的字 投辖留宾 抚开头的成语 趋前退后 瑑刻 小本经营 黄字旁的字 禹帐里 徽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