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大人词

《大人词》

时间: 2025-05-10 10:35:20

诗句

有大人,曰铁牛。

绛人甲子不能记,曾识庖栖兽尾而蓬头。

见炼石之女补天漏,涿鹿之帝杀蚩尤。

上与伊同相幼主,下与孔孟游列侯。

衣不异。

粮不休,男女欲不绝,黄白术不修。

其身备万物,成春秋。

故能后天身不老,挥斥八极隘九州。

太上君,西化人,自谓出于无始劫,荡乎宇宙如虚舟,其生为浮死为休。

安知大人自消息,天子不能子,王公不能俦,下顾二子真蜉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5:20

原文展示

大人词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有大人,曰铁牛。绛人甲子不能记,曾识庖栖兽尾而蓬头。见炼石之女补天漏,涿鹿之帝杀蚩尤。上与伊同相幼主,下与孔孟游列侯。衣不异。粮不休,男女欲不绝,黄白术不修。其身备万物,成春秋。故能后天身不老,挥斥八极隘九州。太上君,西化人,自谓出于无始劫,荡乎宇宙如虚舟,其生为浮死为休。安知大人自消息,天子不能子,王公不能俦,下顾二子真蜉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一位伟人,称他为“铁牛”。他经历了许多事情,却不能记得往昔的细节。他曾经见过炼石的女神在补天的破洞,见过涿鹿之战中,帝喾打败蚩尤。上面与他同为幼主,下方与孔子、孟子交游于列侯之间。他的衣着没有不同,粮食也不断供应,男女之间的关系没有绝断,黄白的道理却不再修行。他的身体具备万物的特性,经历春秋的变迁。因此他能够长生不老,能够在各个领域中自由活动。那位太上君,自称源自无始的劫难,在宇宙中漂浮如同一只虚无的船,生存即为浮游,死亡则是休息。谁能知道这位伟人的真实消息,天子无法继承,王公也不能与之相同,向下看去,二子不过是蝉蜕。

注释

  • 大人: 指德行高尚、智慧超群的人。
  • 铁牛: 可能象征着坚韧的意志与力量。
  • 绛人甲子: 难以记住岁月的流逝,象征时间的无情。
  • 炼石之女: 指女娲,古代传说中补天的女神。
  • 涿鹿之帝: 指帝喾,传说中击败蚩尤的英雄。
  • 黄白术: 道家中的阴阳理论,象征自然法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年-1350年),字子容,号元之,元代诗人,仕途坎坷,深受王士祯、陆游等人的影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展现深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大人词》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思想自由。诗中表达了对伟人德行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大人词》通过对“铁牛”这一象征性人物的描绘,揭示了一个理想中的伟人形象。诗中用“绛人甲子不能记”开篇,表明人对时间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淡薄记忆。接着提到炼石之女的补天,暗示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修复与完善自我。诗中“上与伊同相幼主,下与孔孟游列侯”的描写,展示了伟人在政治、文化中的影响力与地位。

在“衣不异,粮不休”一节,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世俗与精神的统一,强调伟人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富足。接下来的“挥斥八极隘九州”则表现了伟人超凡的能力与境界,具备了掌控一切的潜力。

最后,诗人以“安知大人自消息”收尾,发出对伟人真实身份的疑问,反映了对权力与身份的思考,暗示着即使是天子与王公也无法真正理解伟人的真谛。整首诗在形式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深邃而丰富,体现了杨维桢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大人,曰铁牛: 引入大人形象,象征坚韧。
  2. 绛人甲子不能记: 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3. 曾识庖栖兽尾而蓬头: 提及历史记忆的模糊。
  4. 见炼石之女补天漏: 引入女娲的故事,象征修复与再生。
  5. 涿鹿之帝杀蚩尤: 提到帝喾的伟大,展现英雄主义。
  6. 上与伊同相幼主: 强调伟人与权力的关系。
  7. 下与孔孟游列侯: 体现伟人的文化修养。
  8. 衣不异,粮不休: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
  9. 挥斥八极隘九州: 表现伟人的超凡能力。
  10. 安知大人自消息: 对伟人身份的思考与疑问。

修辞手法

  • 比喻: “铁牛”比喻伟人的坚韧与力量。
  • 对偶: “上与伊同相幼主,下与孔孟游列侯”形成对比,展示不同层面的关系。
  • 排比: 通过一系列动作描述,增强语势。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伟人德行的赞美,探讨了权力、历史与人性的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牛: 坚韧与力量的象征。
  • 炼石之女: 修复与再生的象征。
  • 涿鹿之帝: 英雄主义的代表。
  • 孔孟: 文化与智慧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铁牛”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权力
    • C. 智慧
  2. 诗中提到的“炼石之女”是谁?

    • A. 女娲
    • B. 西游记中的人物
    • C. 一位历史学者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权力与人性
    • C. 自然

答案

  1. A. 力量
  2. A. 女娲
  3. B. 权力与人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境遇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对比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中宴坐 在家出家 闲出 病中诗十五首。自解 早春忆微之 百花亭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 和荅诗十首 其七 和松树 重到毓村宅有感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自此后诗为赞善大夫时所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蚂蝗 取信于民 搭桥牵线 膝行肘步 商德 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连辉 尢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歹结尾的成语 左铅右椠 命与仇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两尽 买铁思金 绞丝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