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8:13
景阳宫井双桐
——李商隐
秋港菱花干,玉盘明月蚀。
血渗两枯心,情多去未得。
徒经白门伴,不见丹山客。
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
谁将玉盘与,不死翻相误。
天更阔于江,孙枝觅郎主。
昔妒邻宫槐,道类双眉敛。
今日繁红樱,抛人占长簟。
翠襦不禁绽,留泪啼天眼。
寒灰劫尽问方知,石羊不去谁相绊。
在秋天的港口,菱角花凋谢,明亮的玉盘映照着被遮掩的月亮。
鲜血渗透了两颗干枯的心,情感虽多,却始终无法得到。
我在白门旁徘徊,却没有见到来自丹山的客人。
还未等到刻意去追求的人,愁苦的情绪已满溢而出。
是谁把那玉盘给了我,导致我在不死之间反而相互误解。
天比江水更宽阔,孙枝在寻找她的郎君。
曾经嫉妒邻宫的槐树,仿佛是在收敛双眉。
如今繁盛的红樱花,抛弃了我占据的长簟。
翠绿色的衣衫无法抑制地绽放,泪水在天边啼哭。
问寒灰劫尽之后,谁能知晓石羊不去的缘由,究竟是谁在阻碍我前行?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感慨以及对政治的失望。李商隐的诗歌常常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和浓厚的情感。
《景阳宫井双桐》是李商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渗透着他对无奈与追求的感慨,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景阳宫井双桐》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全诗以秋天的景象开篇,菱花的凋零和明月的缺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诗中反复提及的“玉盘”与“情多去未得”,展现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尤其是“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对过去的追忆。
诗的后半部分借助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联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用“翠襦不禁绽,留泪啼天眼”来形容自己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美好愿景的破灭。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精妙,运用秋天的景象作为背景,进一步突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望。
整首诗围绕着爱情的追求与失落,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玉盘”象征什么?
A. 月亮
B. 理想爱情
C. 生命的脆弱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菱花”的凋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哀伤
C. 期待
D. 激昂
“留泪啼天眼”中的“天眼”指的是什么?
A. 自然
B. 上天
C. 未来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