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秘书包监

《寄秘书包监》

时间: 2025-07-27 08:41:34

诗句

一别长安路几千,遥知旧日主人怜。

贾生只是三年谪,独自无才已四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1:34

原文展示:

寄秘书包监
唐代:顾况

一别长安路几千,
遥知旧日主人怜。
贾生只是三年谪,
独自无才已四年。

白话文翻译:

自从离开长安,已经走了几千里,
遥远的地方知道昔日的主人对我依然怀念。
贾谊不过是被贬三年,
而我独自无才已经四年了。

注释: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 主人:指诗人旧日的友人或知己。
  • 贾生:指贾谊,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 :被贬,贬谪的意思。
  • 无才:没有才华。

典故解析:

  • 贾生:贾谊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三年后才得以复职,代表着有才之人遭遇不公的命运。诗中借此典故表达了自身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在唐代诗歌中流传,风格清新,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身处异地,因被贬或其他原因而感到孤独与无奈时写成。诗中表达了对旧日友人的思念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秘书包监》是顾况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篇通过“长安路几千”一句,直观地表现了诗人身处他乡的孤独与漫长的旅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也隐含了对故乡的眷恋。接着“遥知旧日主人怜”,则转向朋友的关怀,彰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虽然身处异地,但那份情感依旧存在。

后两句中提到贾谊“三年谪”,而自己却“已四年”,这不仅是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也是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沉,既有对古人命运的同情,又有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彰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

整首诗在感情的抒发上循序渐进,先描绘外在的环境,再深入内心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思绪绵延的艺术效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入,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别长安路几千:诗人离开长安已久,路途漫长,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 遥知旧日主人怜:尽管身在异地,但知道朋友对自己的关心,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3. 贾生只是三年谪:以贾谊被贬的经历为例,暗示即使才华出众也难免遭遇不公。
  4. 独自无才已四年:自我反省,感慨自己才华平平,时间流逝,愈发无助。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贾谊的三年与自己的四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自身的失落感。
  • 借古讽今:以历史人物的遭遇映衬自己的处境,增强了诗的深度。
  • 意象:长安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诗人心灵的归属,蕴含着浓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怀念和对自身才华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遭遇的无奈与对故土的思念,表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长安:象征着故乡与归属,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贾生:代表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却遭受误解的人,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贾生”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杜甫
    B. 贾谊
    C. 李白

  2. 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主要体现在诗的哪一句? A. 一别长安路几千
    B. 遥知旧日主人怜
    C. 独自无才已四年

  3.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友谊
    C. 故乡与归属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顾况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顾况的诗则更加内敛与细腻,反映了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独特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杂诗 咏史诗 公燕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文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香字旁的字 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没魂少智 鼎鱼幕燕 車字旁的字 自我崇拜 桑榆晚景 了不可见 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诗成得袍 踝子骨 漫道 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日月山 我心如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