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2:43
潭州官舍暮楼空,
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
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
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
松醪一醉与谁同。
潭州的官舍在黄昏时分显得空荡荡的,今古的变迁无端地涌入我的视野。湘江的泪水轻浅而又深沉,滋润着竹林的色彩;楚地的歌声层层叠叠,诉说着对兰花丛的怨恨。陶渊明的战舰在空荡的滩涂上经历着细雨,贾谊的尘埃在破败的庙宇中随风飘荡。眼望着故乡的方向,亲人却始终没有到来,心中的松醪酒我又能与谁一同畅饮?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情感细腻、语言华美和意象丰富而闻名。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李商隐创作《潭州》时,正值他人生的中晚期,政局动荡,个人仕途不顺,感情生活复杂,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潭州》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诗作,展现了李商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无常人生的哲思。诗的开头以“潭州官舍暮楼空”引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寂静与空旷,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湘泪”和“楚歌”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伤感和对过往的回忆。湘泪的“浅深”与竹色的滋润映射了他情感的复杂性,而楚歌的“重叠”则暗示了历史的回响和个人的怨愤。
在后半部分,李商隐提到“陶公战舰空滩雨”,用陶渊明的隐逸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而“目断故园人不至”更是直接诉说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亲人的渴望,突出了孤独感。最后以“松醪一醉与谁同”作结,既是对饮酒的渴望,也是对友情的失落,令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李商隐深邃的诗歌艺术与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潭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孤独与渴望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湘泪”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陶公战舰空滩雨”中的“陶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的最后一句“松醪一醉与谁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潭州》与杜甫的《登高》都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李商隐更侧重于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而杜甫则是在感叹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
这份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潭州》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