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2:37:10

诗句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10

原文展示: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把君山的美景抛在脑后,湘水就这样平静地流淌。巴陵的美酒无边无际,醉倒了我在这个洞庭的秋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刬(chǎn):抛弃、舍弃。
  •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以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
  • 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水流平缓。
  • 巴陵:指巴陵郡,位于洞庭湖附近,以美酒闻名。
  • 醉杀:形容醉得非常厉害,甚至让人忘却一切。

典故解析:

  • 君山:古人常以山水之美寄托情感,君山作为名胜古迹,常被文人墨客所歌颂。
  • 巴陵酒:巴陵的美酒是唐代诗人们喜爱吟咏的对象,代表了当时的酒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与非凡的才华而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白与侍郎叔游览洞庭湖时,表达了他在醉酒后对美丽风景的感慨和对酒的热爱。洞庭湖的自然景色与巴陵美酒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他心中无尽的欢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美景和美酒的热爱。开篇的“刬却君山好”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君山风光的淡漠,转而关注湘水的流淌,象征着他对世俗美景的超然态度。这种对美的抛弃显得极具个性,反映了李白桀骜不驯的精神。

“巴陵无限酒”则展现了诗人醉酒后的惬意,酒的奔放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使他感受到无尽的欢愉。最后一句“醉杀洞庭秋”,在字面上是因为酒醉而无法自拔,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那种沉醉于自然与酒中,忘却一切烦恼的洒脱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体现了李白豪放的个性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刬却君山好”:抛弃君山的美丽,这里表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具体的自然景色。
  • “平铺湘水流”:湘江水流平缓,象征着心境的宁静与放松。
  • “巴陵无限酒”:巴陵的美酒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 “醉杀洞庭秋”:醉得忘却一切,表现出对当下生活的极致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醉酒后的悠然自得。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李白对于自然美景的超然态度与对美酒的热爱,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潇洒不羁的个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山:象征着美丽与宁静。
  • 湘水:代表着流动的时光与心情的淡泊。
  • 巴陵酒:象征着人生的享乐与放纵。
  • 洞庭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刬却君山好”中“刬”字的意思是: A. 赞美
    B. 抛弃
    C. 观察
    D. 追求

  2. 诗中的“巴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城市
    D. 一片湖

  3. “醉杀洞庭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幸福
    C. 失落
    D. 愤怒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白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王维的诗中更多地表现出静谧的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是表现出豪放与洒脱。这种对比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风格的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不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孙寿朋感怀之作 偕丁味斋二尹登太平城内荒亭 寄别家莘夫兄 秋日 寄怀海刚峰同年 其二 寄怀海刚峰同年 其一 游七星岩 其二 游七星岩 其一 宿曹溪方丈 峡山飞来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开头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熏修 口似悬河 甘字旁的字 书客 包含恫的词语有哪些 湿哭干啼 韋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鸟字旁的字 哀戚之情 众口交传 天阊 包含塍的词语有哪些 三鹿郡公 安全系数 硬绷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