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42:08
仕宦类商贾,终日常东西。
这首诗表达的是官员与商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像商人一样,整天忙忙碌碌,东奔西跑。
本诗没有涉及具体典故,但可以从“仕宦”与“商贾”的对比中引申出古代社会对官员与商人地位的看法。在唐代,商人地位逐渐上升,而官员的生活也常常被认为与商人的精明和灵活相似。
作者介绍: 孙郃,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写人抒怀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社会,那个时代经济繁荣,商人活跃,官员也常常需要与商人打交道,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
这首诗通过短短两句,深刻揭示了官员与商人之间的共同特点,即都在为生计而忙碌,尽管身份不同,但生活状态却有着相似的奔波和劳碌。诗中“仕宦”与“商贾”的对比,既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经济繁荣与人们生活的压力。诗人在看似简单的描绘中,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无论是仕途还是商路,终究都是为了谋生而不断努力。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思考社会地位的流动性,也让人反思生活的意义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角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一种对官员与商人共同忙碌的生活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在物质追逐下,人们共同的辛劳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仕宦类商贾”的意思是什么?
A. 官员与商人有相似之处
B. 官员和商人没有关系
C. 只有官员才忙碌
D. 商人比官员更重要
诗中“终日常东西”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 享受生活
B. 忙碌奔波
C. 游山玩水
D. 无所事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但王之涣更注重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情感,而孙郃则探讨了人们在社会角色中的忙碌与相似。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侧面及其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