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4:24
新蝉
作者: 刘兼 〔唐代〕
齐女屏帏失旧容,
侍中冠冕有芳踪。
翅翻晚鬓寻香露,
声引秋丝逐远风。
旅馆听时髭欲白,
戍楼闻处叶多红。
只知送恨添愁事,
谁见凌霄羽蜕功。
齐国的女子,昔日的美丽已不再,
侍中阶层的人,留下了芬芳的踪迹。
蝉翅在晚风中翻动,寻找着香露,
它的叫声引来秋天的丝线,随风飘散。
在旅馆中听着蝉声,胡须也渐渐变白,
在戍楼上听到的地方,树叶已变得红艳。
只知道送走了怨恨,增添了愁苦,
谁来见证那凌霄花的蜕变成蝶的过程呢?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活跃于盛唐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与情感,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新蝉》写于一个秋天的旅途中,诗人对蝉的吟唱有所感触,借此表达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新蝉》这首诗通过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开篇以“齐女屏帏失旧容”引入,暗示女子的衰老与美丽的消逝,继而转向“侍中冠冕有芳踪”,则表明了过去生活的富贵与繁华。诗中对蝉的描绘,特别是“翅翻晚鬓寻香露”,不仅展现了蝉在暮秋时节的活跃,还象征着对青春的追寻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接着,诗人描绘了在旅馆中听蝉鸣的情景,显示出岁月的流逝,胡须渐白,人生的无奈与愁苦随之而来。而“戍楼闻处叶多红”则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感受,红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即将凋零的美丽。
最后两句“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离别与变化的感伤,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蜕变与追求理想的艰辛。整体而言,诗人用蝉的形象,传达了关于生命、时间与美好记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生命蜕变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齐女”象征什么?
A. 过去的繁华
B. 生命的重生
C. 美丽的消逝
D. 秋天的果实
“翅翻晚鬓寻香露”中的“晚鬓”指的是什么?
A. 蝉的翅膀
B. 蝉的声音
C. 傍晚的时光
D. 老人的白发
诗中的“凌霄”代表什么?
A. 美丽的花
B. 生命的追求
C. 逝去的青春
D. 远方的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