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郡楼书怀

《登郡楼书怀》

时间: 2025-05-07 22:16:45

诗句

烟雨楼台渐晦冥,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

庄舄空伤越国情。

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登高欲继离骚咏,魂断愁深写不成。

边郡荒凉悲且歌,故园迢递隔烟波。

琴声背俗终如是,

剑气冲星又若何。

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白首无尘归去么。

莫嗔阮氏哭途穷,万代深沈恨亦同。

瑞玉岂知将抵鹊,

铅刀何事却屠龙。

九夷欲适嗟吾道,五柳终归效古风。

独倚郡楼无限意,满江烟雨正冥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6:45

登郡楼书怀

作者: 刘兼 〔唐代〕

原文展示:

烟雨楼台渐晦冥,
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
庄舄空伤越国情。
天际寂寥无雁下,
云端依约有僧行。
登高欲继离骚咏,
魂断愁深写不成。
边郡荒凉悲且歌,
故园迢递隔烟波。
琴声背俗终如是,
剑气冲星又若何。
朝客渐通书信少,
钓舟频引梦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
白首无尘归去么。
莫嗔阮氏哭途穷,
万代深沈恨亦同。
瑞玉岂知将抵鹊,
铅刀何事却屠龙。
九夷欲适嗟吾道,
五柳终归效古风。
独倚郡楼无限意,
满江烟雨正冥濛。

白话文翻译:

雨雾笼罩着楼台,渐渐变得模糊,
锦江水面清澈,波澜不惊。
卞和的美玉尚未被世人认可,
庄舄的悲伤只在空中飘荡,无法再回到越国。
天边寂静无声,连大雁也不再飞来,
云端依稀可见一位僧人行走。
我欲登高吟唱《离骚》,
却因愁苦而无法完整表达我的心声。
边陲的荒凉让我悲歌,
故乡的远离让我隔着烟波思念。
琴声悠扬,却只能背离世俗,
剑气纵横,何以改变命运?
朝夕之间,书信渐少,
钓舟频频引我回忆梦境。
北山之上,或许还有人寄信,
白发无尘,难道还能归去吗?
不要责怪阮氏的哭泣之路艰难,
万代的深沉仇恨其实都是相同的。
瑞玉又怎能知道何以抵挡喜鹊,
铅刀又能做什么来屠龙?
九夷将要前往,叹息我的道路,
五柳最终也只能归于古风。
我独自倚在郡楼,心中无限思绪,
满江烟雨,正如迷蒙的心情。

注释:

  • 卞和:古代著名的玉匠,因未能得到认可而受尽屈辱。
  • 庄舄:庄子和舄子,传说中的隐者,象征着对故国的怀念与无奈。
  • 离骚:屈原的诗作,表达了诗人的愁苦与对国家的忧虑。
  • 阮氏:阮籍,古代诗人,因其悲愤的作品而被传颂,象征着个人的遭遇与情感。
  • 九夷、五柳:分别指代古代的民族和隐士,象征着对古代风采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故国的怀念与个人的愁苦,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登郡楼书怀》写于诗人登高时,正值烟雨蒙蒙的天气,心中触景生情,回忆起往事与故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描绘雨雾中的郡楼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乡之情。开篇“烟雨楼台渐晦冥”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接着通过锦江的波平浪静,形成对比,表现出外在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纷乱。诗中多次提及历史人物与典故,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全诗情感复杂,由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追溯,到对人生的无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尤其是“琴声背俗终如是,剑气冲星又若何”一句,揭示了诗人在面对世俗与理想时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最终的“满江烟雨正冥濛”总结了全诗的意境,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雨楼台渐晦冥:描绘了朦胧的雨雾天气,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氛围。
  • 锦江澄碧浪花平:锦江的水清澈而平静,形成对比,暗示内心的烦扰。
  • 卞和未雪荆山耻:提及卞和,表达对未能被认可的痛苦和羞耻感。
  • 庄舄空伤越国情:庄舄的情感无法再回到故国,体现出对故国的失落。
  • 天际寂寥无雁下:天边的寂静,暗示孤独和失落。
  • 云端依约有僧行:隐约可见的僧人,象征着一种超脱与宁静。
  • 登高欲继离骚咏:表现出诗人对屈原情怀的继承与对理想的追求。
  • 魂断愁深写不成:因愁苦而无法写出理想的诗篇。
  • 边郡荒凉悲且歌:边陲的荒凉环境引发诗人的悲歌。
  • 故园迢递隔烟波: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故乡遥远且隐秘。
  • 琴声背俗终如是:琴声象征个体情感,尽管世俗纷扰,仍旧保持本心。
  • 剑气冲星又若何:象征对理想与社会地位的追求,然而却无可奈何。
  • 朝客渐通书信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渐稀少,孤独感加剧。
  • 钓舟频引梦魂多:钓鱼的舟船,引发诗人对梦境的向往。
  • 北山更有移文者:希望仍在,北山或许还有人传递消息。
  • 白首无尘归去么:白发苍苍的人还能否返回故乡。
  • 莫嗔阮氏哭途穷:引述阮籍,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 万代深沉恨亦同:历史的恨意穿越时空,昭示人类共同的情感。
  • 瑞玉岂知将抵鹊:比喻无知的美好与现实的障碍。
  • 铅刀何事却屠龙:表达人力的渺小与理想的艰难。
  • 九夷欲适嗟吾道:叹息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 五柳终归效古风:追求古代的隐逸生活,渴望回归自然。
  • 独倚郡楼无限意:孤独的思考,无尽的感慨。
  • 满江烟雨正冥濛:结尾处浓重的烟雨,象征着诗人的思绪与情感的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琴声背俗”,将琴声比作对世俗的抵抗。
  • 拟人:如“云端依约有僧行”,给云端赋予了人类的行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雨雾象征着诗人的愁苦与困惑。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雨:象征模糊与不确定,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楼台:象征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琴声:代表个体情感与艺术追求。
  • 剑气:象征理想与壮志,表现出一种对抗的力量。
  • 故乡:代表归属感与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卞和”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未被认可的才华
    C. 对战争的思考
    D. 自然的美丽

  2. “琴声背俗终如是”中的“背俗”意味着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远离世俗纷扰
    C. 盲目跟风
    D. 享受生活

  3. 诗中“满江烟雨正冥濛”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与无助
    B. 宁静与安详
    C. 思念与忧伤
    D. 快乐与幸福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表达对国家和理想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思念故乡的情感。
  • 《登高》(杜甫):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登郡楼书怀》在主题上都涉及到“登高”与“思乡”,但杜甫的诗更为直白而悲壮,而刘兼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出深远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更漏子 更漏子 春晚 更漏子二首 其一 更漏子 秋怨 更漏子(次黄宰夜闻桂香) 更漏子 青海塔尔寺上元月夜。寺用羊脂塑成各种人物,并以脂燃灯,寺瓦为薄金所制 更漏子 其二 拟古 更漏子 其一 拟古 更漏子 寄外 更漏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循私废公 足字旁的字 象牙牌 系嗣 幺字旁的字 恢恢有余 风字旁的字 罄述 势成骑虎 福禄双全 祸开头的成语 招是生非 锋芒所向 力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讨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