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6:45
烟雨楼台渐晦冥,
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
庄舄空伤越国情。
天际寂寥无雁下,
云端依约有僧行。
登高欲继离骚咏,
魂断愁深写不成。
边郡荒凉悲且歌,
故园迢递隔烟波。
琴声背俗终如是,
剑气冲星又若何。
朝客渐通书信少,
钓舟频引梦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
白首无尘归去么。
莫嗔阮氏哭途穷,
万代深沈恨亦同。
瑞玉岂知将抵鹊,
铅刀何事却屠龙。
九夷欲适嗟吾道,
五柳终归效古风。
独倚郡楼无限意,
满江烟雨正冥濛。
雨雾笼罩着楼台,渐渐变得模糊,
锦江水面清澈,波澜不惊。
卞和的美玉尚未被世人认可,
庄舄的悲伤只在空中飘荡,无法再回到越国。
天边寂静无声,连大雁也不再飞来,
云端依稀可见一位僧人行走。
我欲登高吟唱《离骚》,
却因愁苦而无法完整表达我的心声。
边陲的荒凉让我悲歌,
故乡的远离让我隔着烟波思念。
琴声悠扬,却只能背离世俗,
剑气纵横,何以改变命运?
朝夕之间,书信渐少,
钓舟频频引我回忆梦境。
北山之上,或许还有人寄信,
白发无尘,难道还能归去吗?
不要责怪阮氏的哭泣之路艰难,
万代的深沉仇恨其实都是相同的。
瑞玉又怎能知道何以抵挡喜鹊,
铅刀又能做什么来屠龙?
九夷将要前往,叹息我的道路,
五柳最终也只能归于古风。
我独自倚在郡楼,心中无限思绪,
满江烟雨,正如迷蒙的心情。
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故国的怀念与个人的愁苦,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深度。
《登郡楼书怀》写于诗人登高时,正值烟雨蒙蒙的天气,心中触景生情,回忆起往事与故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该诗通过描绘雨雾中的郡楼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乡之情。开篇“烟雨楼台渐晦冥”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接着通过锦江的波平浪静,形成对比,表现出外在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纷乱。诗中多次提及历史人物与典故,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全诗情感复杂,由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追溯,到对人生的无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尤其是“琴声背俗终如是,剑气冲星又若何”一句,揭示了诗人在面对世俗与理想时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最终的“满江烟雨正冥濛”总结了全诗的意境,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卞和”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未被认可的才华
C. 对战争的思考
D. 自然的美丽
“琴声背俗终如是”中的“背俗”意味着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远离世俗纷扰
C. 盲目跟风
D. 享受生活
诗中“满江烟雨正冥濛”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与无助
B. 宁静与安详
C. 思念与忧伤
D. 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