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07
贺新郎 葺旧庐示稚子用前韵
作者:王策
祖德吾能说。忆当年归耕谷口,浇瓜刈葛。
种得梅花三十本,岁岁早春香雪。
封老干斑斓藓发。花里三间参佐屋,
士龙居独傍东偏月。最窈窕,又明瑟。
音容十载泉台别。竟无端破檐霜漏,
坏墙风合。手缚把茅聊葺补,
作苦全凭筋骨。要世守门枢不绝。
莫到儿曹抛掷易,学人家驴券轻书铁。
南村宅,竟瓜裂。
我可以谈论祖辈的德行。回想起当年,我在谷口归耕,浇灌瓜田,收割葛藤。
种了三十株梅花,年年早春时节飘香。
老树的树干已经斑驳,苔藓覆盖着。
在花丛中,有三间屋子,士龙住在东面,独自伴着明月。
最美的、又如瑟音般的情景。
十年后与泉台分别,竟然没有理由,屋檐漏雨,墙体被风吹坏。
我只能用手把茅草缝补,辛苦全靠自己的力量。
要让世世代代的门枢不绝。
不要让孩子们轻易抛弃,像学别人那样轻视书籍。
南村的房子,终于裂开了。
王策,清代诗人,生于1716年,卒于1797年,字子平,号志诚,晚号松山。王策是著名的文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风貌。
《贺新郎》一词写于王策晚年,表达了他对往昔乡村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后代的教诲。诗中描绘的梅花、农田、屋舍等意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家族传承的深厚情感。
此诗以“忆当年”开篇,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田园生活的追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辈德行的赞美与自豪。诗中提及的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通过它表达了对生命坚韧和美好的向往。回忆起自己在乡村耕作的场景,诗人不仅仅是在追忆过去,更是在反思当下的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的“竟无端破檐霜漏,坏墙风合”展示了生活的艰辛,体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奈与辛劳。通过“手缚把茅聊葺补”的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责任感。而“要世守门枢不绝”则是对后代的期望和警醒,希望他们能够珍惜传统与知识,不要轻易抛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殷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后代的殷切希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土情怀和人生态度。
王策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诗人对后代的期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