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3:23
贺新郎(赋菊)
李公昴 〔宋代〕
细与黄花说。是天教开遇重阳,玉裁金屑。
老行要寻松竹伴,雅爱山翁鬓雪。
任满插追陪节物。惟有渊明吾臭味,
傍东篱盘薄芳丛撷。便无酒,也清绝。
芒寒色正孤标洁。惯平生餐霜饮露,
倚风迎月。不比芙容偏妩媚,
不比茱萸太烈。似隐者萧闲岩穴。
至老枝头犹健在,笑纷纷红紫尘沙汨。
香耐久,看晚节。
这首词细细地和黄花交流。是上天安排在重阳节时盛开,仿佛是玉石和金屑的精致。
我这个年纪的人要寻找松竹的陪伴,喜爱那位老者的白发。
任凭风花雪月,只有陶渊明才与我有共鸣,
在东篱旁边的芳草丛中采摘。即使没有酒,也显得清幽绝伦。
寒霜的颜色正好显得孤傲而洁净。我习惯了饮露餐霜,
迎风而立,伴月而行。不比那芙蓉花娇媚,
也不比茱萸花太过烈性。就像隐士在幽静的岩穴中。
直到老去,枝头仍然健在,笑看纷纷扬扬的红紫尘沙。
其香持久,令人赞叹晚节的高洁。
作者介绍:李公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贺新郎(赋菊)》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尤其是在重阳节时显得更为重要。诗中提到“老行要寻松竹伴”,让人感受到一种对高洁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与此同时,诗中提到的陶渊明,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整首词的意象清新,充满了对菊花的赞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独立与洁净,与芙蓉的娇媚、茱萸的烈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高雅情怀。最后的“香耐久,看晚节”更是点明了菊花的长久与坚韧,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坚持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高洁与持久的精神价值,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贺新郎(赋菊)》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东篱”是指什么?
诗人将菊花与哪种花进行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