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己亥杂诗 其二三一

《己亥杂诗 其二三一》

时间: 2025-05-04 00:54:47

诗句

九流触手绪纵横,极动当筵炳烛情。

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47

原文展示

己亥杂诗 其二三一
九流触手绪纵横,极动当筵炳烛情。
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和多元的思考。诗人提到各种思潮交织,情感在宴席上炽热而真切。如果手中能握住鲁戈这种武器,夕阳只希望能照亮书城,象征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

注释

  • 九流:指各类学派或思潮的代称,常用于形容思想的纷繁复杂。
  • 触手绪:比喻各种思潮和情感交织在一起,难以理清。
  • 炳烛情:形容在宴席上,烛光下展现出真挚的情感。
  • 鲁戈:古代一种武器,象征力量和权力。
  • 斜阳:夕阳,象征时光流逝和对知识的渴望。
  • 书城:象征文化和学问的殿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号孟庚,晚号香涛,清代诗人、散文家、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在当时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以及对文化的热爱。

创作背景

《己亥杂诗》系列是龚自珍在1840年写作的,正值鸦片战争前夕,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通过这些诗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体现了对知识、文化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在内容上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与思想。诗人通过“九流触手绪纵横”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织,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关注和思考。宴席之上,烛光照耀,诗人感受到的情感是炽热而真实的,似乎在暗示着他对生活中真挚情感的渴望与追求。

“若使鲁戈真在手”一句,则显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希望能够掌握力量以改变现状,又怀着对文化知识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一句“斜阳只乞照书城”,更是将这种对知识的渴望推向高潮,夕阳的光辉照耀着书城,象征着希望和未来,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崇敬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文化自觉,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流触手绪纵横:各类思想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局面。
  2. 极动当筵炳烛情:在热烈的宴会上,情感显得尤为真挚。
  3. 若使鲁戈真在手:如果我能掌握力量与权力。
  4. 斜阳只乞照书城:希望夕阳的光辉能够照亮知识的殿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鲁戈”比作权力,暗示对力量的渴求。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平衡。
  • 象征:夕阳和书城分别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知识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对文化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流:象征多元的思想与文化。
  • 鲁戈:象征权力与力量。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未来的希望。
  • 书城:象征知识的殿堂,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鲁戈”象征什么? A. 知识
    B. 权力
    C. 情感
    D. 自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流”主要指的是__

  3.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意。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各类学派或思潮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体现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描绘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情感丰富。

诗词对比

  • 龚自珍 vs. 杜甫:都关注社会现象,表达对人间疾苦的关切,但龚自珍更注重个人情感与文化追求,而杜甫则更关注现实中的苦难与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集》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大帝庙 寄强甫二首 杂咏一百首·荀卿 石塘感旧十绝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十七 春暮 榕溪隐者 辛亥各口占十绝 上十四吟十首 孟夏泛方湖得同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财殚力痡 摇头穢脑 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屠解 无风三尺浪 阜字旁的字 恢崇 包含霓的词语有哪些 耳不旁听 四胑 閠字旁的字 奉附 耳字旁的字 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简远 爻字旁的字 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凌云之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