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9:41
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
高杉自欲生龙脑,小弁谁能寄鹿胎。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山重海澹怀中印,月冷风微宿上方。
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
何时更问逍遥义,五粒松阴半石床。
檐外的阳光下,有两株梅花,折下来可以配上这杯冻醪。
高大的杉树本想生出龙脑香,然而小巧的帽子却无人能寄托鹿胎。
美好的事情怎能让沈谢来参与,谈论微小的事又何必减少宗雷的气魄。
听说还打算结成东林社,奈何渊明却喝醉不来。
忽然想起高僧坐在夏日的堂屋,厌倦了泉水的喧闹与云朵的忙碌。
重山和澄海在我心中印记,月光冷清,微风轻拂,夜宿在上方。
病后寻求嵩山的药物,准备回去染上海贝的香气。
何时再去问逍遥的道理,五粒松阴下的石床。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以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著称。
本诗作于夏季,诗人因无事而怀念友人章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描绘夏日景色,传达出内心的闲适与对逍遥生活的渴望。
本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檐外青阳有二梅”引入,简洁而生动地呈现出夏日的美好氛围,梅花的香气与冻醪的清凉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接着,诗人引入高杉与龙脑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但又感叹无人能寄托这种美好。此时,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提到“丽事肯教饶沈谢”,似乎在暗示对外界名利的拒绝,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诗中提到“东林社”与“渊明醉不来”,显现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最后几句转入对高僧的回忆,表达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描绘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渗透出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世俗的厌倦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坚韧与高洁
C) 欲望与贪婪
“东林社”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寺庙
B) 一个隐士社团
C) 一片山林
诗人对渊明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崇拜
B) 失望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