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8:08
原文展示: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彷佛想言笑,芗泽疑烟霏。人间光阴速,天上日月迟。隔岁等旦暮,会遇未应稀。愿言停笑驩,察我心所祈。我欲赐新巧,智术妙通微。金针度彩缕,宝奁卜蛛丝。我嗟儿女愚,勤劳徒尔为。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故拙不可厌,吾宁钝如椎。借云得新巧,无乃醇愈漓。吾观天垂象,列星有攸司。牵牛常服箱,织女不下机。牵牛教人巧,积仓岁无饥。织女教人巧,笥箧余裳衣。伊谁询儿女,组绣穷毫厘。年年渡河汉,秋至次舍移。宣淫五云上,此论乃吾欺。吾为牛女辨,欲判千古疑。
白话文翻译:
七夕之夜,传说中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民间习俗中,人们准备瓜果,孩子们在台阶上嬉戏。繁星闪烁,月光如水。孩子们想象着鹊桥上的情景,仿佛能听到牛郎织女的笑声,感受到他们的气息。人间的时光飞逝,而天上的日月似乎走得更慢。虽然一年才见一次,但这样的相会并不罕见。我希望他们能停止欢笑,理解我的心愿。我希望能赋予人们新的智慧和技巧,让他们的技艺更加精妙。金针穿过彩线,宝匣中预测着蜘蛛丝的命运。我感叹孩子们的愚笨,他们的勤劳只是徒劳。巧拙是天生的,乞求怜悯实在可笑。我宁愿保持笨拙,也不愿变得狡猾。借着云彩得到新技巧,恐怕只会让本质更加淡薄。我看天象,星星各有其职责。牵牛星常在田间劳作,织女星则不停织布。牵牛星教会人们勤劳,使仓库年年丰收。织女星教会人们技艺,让衣橱里总是满满的。是谁在询问孩子们,他们的刺绣细致到毫厘。每年渡过银河,秋天到来时,他们就换地方居住。有人说他们在五云之上宣扬淫乱,这种说法是我所不认同的。我要为牛郎织女辩解,解开千古的疑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佐,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七夕》这首诗是他借七夕传说,表达对人间智慧和技艺的思考,以及对传统习俗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对七夕传说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智慧和技艺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习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七夕传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智慧和技艺的深刻思考。诗中,诗人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通过对繁星、流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牛郎织女的想象,表达了对人间智慧和技艺的向往,同时也对传统习俗进行了反思。诗中的“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生巧拙的看法,认为乞求怜悯是可笑的。诗人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认为星星各有其职责,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教会人们勤劳和技艺,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智慧和技艺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习俗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
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
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
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
彷佛想言笑,芗泽疑烟霏。
人间光阴速,天上日月迟。
隔岁等旦暮,会遇未应稀。
愿言停笑驩,察我心所祈。
我欲赐新巧,智术妙通微。
金针度彩缕,宝奁卜蛛丝。
我嗟儿女愚,勤劳徒尔为。
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
故拙不可厌,吾宁钝如椎。
借云得新巧,无乃醇愈漓。
吾观天垂象,列星有攸司。
牵牛常服箱,织女不下机。
牵牛教人巧,积仓岁无饥。
织女教人巧,笥箧余裳衣。
伊谁询儿女,组绣穷毫厘。
年年渡河汉,秋至次舍移。
宣淫五云上,此论乃吾欺。
吾为牛女辨,欲判千古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智慧和技艺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习俗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七夕传说的描绘,表达了对人间智慧和技艺的向往,同时也对传统习俗进行了反思。诗中的“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生巧拙的看法,认为乞求怜悯是可笑的。诗人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认为星星各有其职责,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教会人们勤劳和技艺,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智慧和技艺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习俗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夕”是指哪一天? A. 农历七月初七 B. 农历七月初八 C. 农历七月初九 D. 农历七月初十
诗中提到的“牛女期”是指什么? A. 牛郎织女的相会 B. 牛郎织女的分离 C. 牛郎织女的婚礼 D. 牛郎织女的葬礼
诗中提到的“繁星烂煌煌”形容的是什么? A. 星星非常明亮 B. 星星非常暗淡 C. 星星非常稀少 D. 星星非常密集
诗中提到的“流月湛沉辉”形容的是什么? A. 月光如水,沉静而明亮 B. 月光如火,热烈而明亮 C. 月光如风,轻柔而明亮 D. 月光如雾,朦胧而明亮
诗中提到的“巧拙天所赋”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巧拙是天生的 B. 巧拙是后天培养的 C. 巧拙是偶然的 D. 巧拙是必然的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