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泾州观元戎出师

《泾州观元戎出师》

时间: 2025-05-03 19:57:51

诗句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

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

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

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

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

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

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7:51

原文展示: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
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
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
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
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
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
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阳光照耀着西方的征战将领,四周萧瑟的马群如潮水般涌来。
吹响的号角在雪中回荡,旗帜在风中飘扬,象征着祝福。
敌人的黄云遮住了视线,燃烧的草原一片空旷。
金色的铙声在天际响起,玉制的帐篷在霜冷中安静。
北方的长城紧闭,通往河源的旧路依旧可行。
卫青的军队虽然已老,魏绛的功绩又能得到多少赏赐呢?
枪阵高耸在沙丘上,辕门威严地压迫着塞外的雄壮。
如果燕然山上的铭文能够刻下,我愿意为你赴万里征途。

注释:

  • 征西将:指向西方征战的将领。
  • 萧萧:形容马群的声音,表示悲凉。
  • :一种乐器,常用于军事号角。
  • 祝纛:象征性旗帜,表示对将领的祝福。
  • 遮虏:敌人如云,遮住了视线。
  • 黄云:比喻敌军的庞大。
  • 卫青、魏绛: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卫青为汉武帝时期的将领,魏绛则是他的重要谋士。
  • 燕然:燕然山,传说中可铭刻功勋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诗多以豪情壮志著称,特别擅长描绘战争场景和将士的英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对外征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将士出征的壮观场面,表达了对国家和军队的支持与期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功勋将士的敬仰与思考。

诗歌鉴赏:

《泾州观元戎出师》是一首描绘军队出征场景的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出征将士的气势与壮丽的战斗场景。开篇“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萧瑟而又充满紧张气氛的环境中,寒冷的阳光与悲凉的马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与映衬手法,使得出征的豪情愈加凸显。比如“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不仅描绘了出征的壮观场面,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凶险与不可预知。随着诗的深入,作者逐渐引入历史人物卫青和魏绛,表达对他们功绩的追思。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战斗场面的描绘,更是对历史英雄的缅怀。

结尾的“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伟大事业的追求与忠诚之心。诗人愿意追随英雄,甘愿为国家奉献,展现了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日征西将:描绘出征的将领在寒冷的阳光下,氛围冷清。
  • 萧萧万马丛:马群的声音很萧瑟,暗示出征的艰辛。
  • 吹笳覆楼雪:号角声在雪中回响,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 祝纛满旗风:象征着对将领的祝福,展现出军队的壮观。
  • 遮虏黄云断:敌军如云,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 烧羌白草空:草原枯竭,暗示战争的残酷。
  • 金铙肃天外:金色铙声响起,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 玉帐静霜中:在寒霜中,帐篷显得格外静谧,形成对比。
  • 朔野长城闭:长城坚固,暗示着国家的防线。
  • 河源旧路通:历史未变,依旧可以通往河源。
  • 卫青师自老:提及历史人物,表达对老将的敬仰。
  • 魏绛赏何功:反思功绩的得失,历史的无情。
  • 枪垒依沙迥:枪阵高耸,显示出军队的威武。
  • 辕门压塞雄:辕门紧锁,显示出防守的力量。
  • 燕然如可勒:期望在燕然山铭刻功绩,体现出对功勋的渴望。
  • 万里愿从公:愿意追随英雄,展现了忠诚和壮志。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常见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黄云”比喻敌军,生动形象。
  • 排比:整首诗在描述场景时运用排比,增强了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国家和将士的热爱,歌颂了英勇的精神,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豪情壮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日:象征艰难的征战环境。
  • 万马:代表力量与壮观,显示出军队的庞大。
  • 黄云:敌军的威胁与压迫。
  • 金铙、玉帐:象征战争的尊严与宁静的对比。
  • 长城:国家的防线和坚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将领是哪个朝代的?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2. “燕然如可勒”中的“燕然”指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山的名字
    • C. 一种植物
    • D. 战争的地方
  3. 诗中提到的“卫青”是哪个朝代的将领?

    • A. 唐朝
    • B. 汉朝
    • C. 宋朝
    • D. 明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昌龄的《出塞》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聚焦于国家的破碎与人民的苦难,与戎昱的《泾州观元戎出师》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描绘了边疆的壮美与战争的豪情,与本诗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戎昱考》

相关查询

下华顶复至断桥观瀑 题导山庵壁 齐河道中 新晴可喜同吴斗南登塔院 摸桩行 黄州忆章门诸子 傅靳溪山行 晚泊九江 守风大孤山怀谢让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排娖 幈帏 儿字旁的字 包含澎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木已成舟 枉用三尺 顶望 蚩笑 宽严得体 时移世换 春去夏来 乚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两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