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5:19
收襄阳城二首
作者:戎昱
悲风惨惨雨修修,
岘北山低草木愁。
暗发前军连夜战,
平明旌旆入襄州。
五营飞将拥霜戈,
百里僵尸满浕河。
日暮归来看剑血,
将军却恨杀人多。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将军的无奈。悲伤的风和细密的雨交织,岘北的山峦显得低矮而忧愁,草木似乎也为之黯然神伤。前线的军队在夜间悄然出击,黎明时的旗帜已经进入了襄州。五支军队的将领手握冰冷的武器,百里之内尸体遍布浕河。黄昏时分,将军回到营地,看到剑上沾满鲜血,却感到对杀戮的深深懊恼。
作者介绍
戎昱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战争与英雄,语言凝练,情感激烈,常体现出对战争的反思与对生命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年,国家多次经历战争,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背景,描绘了战斗的残酷与人心的悲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这首《收襄阳城二首》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将军的内心矛盾。开头两句以“悲风惨惨”和“雨修修”交织出的自然景象,寓意着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感受。接着,诗人描述了前军的夜战,反映出对敌情的紧迫感以及士兵的勇敢。通过“平明旌旆入襄州”一语,展现出战争的胜利似乎就在眼前,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百里僵尸满浕河”的惨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日暮归来看剑血,将军却恨杀人多”更是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推向了高潮。将军在战斗中不得不面对杀戮的现实,虽然赢得了胜利,但心中却充满了对生命的惋惜和对战争的厌恶。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剧色彩,极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珍惜,表现出将军虽获得胜利,却也对杀戮感到深深的痛苦和懊悔,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及对战争的深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情感,赋予了整个诗篇更为丰富的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岘北山低草木愁”中的“草木愁”意指什么?
“将军却恨杀人多”反映了将军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