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荆渚偶作

《荆渚偶作》

时间: 2025-07-31 11:34:21

诗句

无味吟诗即把经,竟将疏野访谁行。

身依江寺庭无树,

山绕天涯路有兵。

竹瓦雨声漂永日,纸窗灯焰照残更。

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34:21

原文展示:

荆渚偶作
作者: 齐己 〔唐代〕

无味吟诗即把经,
竟将疏野访谁行。
身依江寺庭无树,
山绕天涯路有兵。
竹瓦雨声漂永日,
纸窗灯焰照残更。
从容一觉清凉梦,
归到龙潭扫石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无奈与淡然,诗人在无趣的吟诗中寻找安慰,却不知道该去访求谁的教诲。身处江边的寺庙,四周荒凉无树,环山而行的路上似乎潜藏着危险。雨声打在竹瓦上,伴随漫长的日子,纸窗内的灯光照亮了漆黑的夜晚。诗人悠然入梦,梦中清凉,最终回到龙潭,清扫石上的棋盘,象征着一种宁静的归宿。

注释:

  • 无味:没有趣味,指吟诗这件事显得枯燥乏味。
  • 疏野:指荒凉的乡野。
  • 江寺:江边的寺庙。
  • 庭无树:庭院中没有树木,显示出环境的荒凉。
  • 山绕天涯路有兵:形容四周的山环绕,出行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士兵,暗含危险。
  • 竹瓦:竹子做的瓦片,古代常用作房屋的屋顶。
  • 漂永日:形容雨声在漫长的日子中回荡。
  • 残更:夜深时分,指更深的时候。
  • 清凉梦:悠然自得的梦境。
  • 龙潭:传说中的龙的栖息地,象征灵性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0年,卒于769年,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而著称。齐己的诗歌通常富有哲理,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内心渴望宁静与和谐。诗中表现出一种对诗歌创作的怀疑与自我反思,通过描绘周遭环境映射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歌鉴赏:

《荆渚偶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无趣的诗歌创作中反思人生的意义。开头“无味吟诗即把经”,直指诗歌创作的无趣,仿佛在自言自语。随之而来的“竟将疏野访谁行”,则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迷茫与无奈。诗人身处江边的寺庙,环境的荒凉无树,隐喻着他内心的孤独。

“山绕天涯路有兵”一句,则暗示着生活中的不安与危险,仿佛在说人生路途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竹瓦雨声漂永日”描绘了诗人安静而又孤独的生活状态,雨声伴随着漫长的日子,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最后两句“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他在梦中寻求一份清凉的宁静,最终回归到龙潭,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归宿与自我救赎。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自我的追寻,是对生命深刻的反思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味吟诗即把经”:诗人在吟诗时感到乏味,诗歌似乎成为了一种枯燥的修行。
  2. “竟将疏野访谁行”:对外界的疏远感叹,不知该去向谁寻求指引。
  3. “身依江寺庭无树”:身处江边寺庙,周围没有树木,环境显得更加荒凉。
  4. “山绕天涯路有兵”:四周的山环绕,出行的路途似乎充满了危险。
  5. “竹瓦雨声漂永日”:雨声在竹瓦上响起,伴随漫长的日子。
  6. “纸窗灯焰照残更”:纸窗中灯光照亮了黑暗,暗示着夜晚的孤独。
  7. “从容一觉清凉梦”:在梦中感到清凉与宁静。
  8. “归到龙潭扫石枰”:象征着归属与宁静,扫除心灵的杂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创作比作一种修行,暗示其乏味。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竹瓦”、“龙潭”等,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孤独、无奈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追寻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归宿,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寺:象征宁静、孤独的生活环境。
  • 竹瓦:代表自然与传统,体现诗人的生活状态。
  • 雨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静。
  • 龙潭:象征理想与归宿,具有神秘感与灵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味吟诗即把经”的意思是: A. 诗歌创作充满乐趣
    B. 诗歌创作显得无聊
    C. 诗歌是人生的修行
    D. 诗人对诗歌很有信心

  2. “身依江寺庭无树”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什么感受? A. 热闹
    B. 荒凉
    C. 美丽
    D. 繁华

  3. 诗中“归到龙潭扫石枰”的意象象征: A. 归宿与宁静
    B. 冒险与挑战
    C. 诗歌的创作
    D. 离别与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荆渚偶作》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沉思。齐己的诗表现出更多的孤独感,而王维的诗则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和谐。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但表达的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施文叔三首 其三 碧云 其二 明叔今日不过书斋 呈愚卿昆仲二首 其一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中秋不见月次韵元衡十四夜江干步月五言 再用前韵 荼釄洞 以予与斯远倡酬诗一卷寄钱伯同运使郎中二首 其二 八日雨是日期成父来已而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操奇计赢 血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灵人 亲不亲故乡人 妄谈祸福 包含妖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霭霭 一本正经 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畅行 琴瑟相调 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事力 手脚无措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