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7:58
望江南 暮春
作者:钱启缯 〔清代〕
春柳拂,遥见小桃红。
隔岸杨花看白糁,中庭鸟语觉春融,
闲倚画墙东。
春天的柳条轻轻拂动,远远望去能看到小桃花的红色。
隔着河岸的杨花随风飘荡,像白色的糁(细米),中庭传来鸟儿的歌声,感觉春天的气息融化在空气中,
我悠闲地倚靠在画墙的东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描绘的春天场景及花鸟意象在唐诗中常见,体现了“春”的美好与生机。
作者介绍
钱启缯(1640年-1713年),字子韶,号梅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
创作背景
《望江南 暮春》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借春天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望江南 暮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作,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开篇以“春柳拂”引入,描绘柳树轻柔的姿态,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接着“遥见小桃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红色的桃花点缀在春天的画卷中,显得格外动人。接下来的“隔岸杨花看白糁”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风中杨花的飘散,仿佛白色的米粒在空中飞舞,给人一种轻盈的视觉感受。“中庭鸟语觉春融”则通过鸟儿的歌声传达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最后一句“闲倚画墙东”则展现出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新的春天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蕴含的闲适与和谐,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心生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态,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春柳拂”,这句描绘的是哪种季节的景色?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遥见小桃红”中的“小桃红”指的是什么?
A. 桃树的叶子
B. 桃花的颜色
C. 桃子的颜色
D. 桃树的根
诗人最后一句“闲倚画墙东”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苦闷
D. 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望江南 暮春》这首诗的意境与美感,同时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