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莲花峰观云海三首

《望江南·莲花峰观云海三首》

时间: 2025-05-02 11:13:11

诗句

莲峰好,烟树半阴晴。

峭壁凌空三万仞,白云铺海九千寻。

列子御风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3:11

原文展示:

望江南·莲花峰观云海三首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莲峰好,烟树半阴晴。
峭壁凌空三万仞,
白云铺海九千寻。
列子御风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峰的美丽景色。莲花峰的景色非常好,烟雾缭绕,树木在半阴半晴的光影中显得格外迷人。高耸的峭壁直插云霄,仿佛有三万丈那么高,而白云则像铺展在海面上的一层绵绵的帷幕。诗人提到列子乘风而行,暗示这种壮丽的景象让人联想到古代的逸士。


注释:

  • 莲峰:指莲花峰,是一座因莲花而得名的山峰。
  • 烟树:指树木被雾气笼罩,形成朦胧的景象。
  • 峭壁:形容悬崖陡峭的山壁。
  • 凌空:直插天空,形容高耸入云。
  • 三万仞:形容极高,一仞约为两米,三万仞即六万米。
  • 白云铺海:形容白云像海面一样铺展开来,气象壮丽。

典故解析

  • 列子:指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家列子,传说他能乘风而行,象征自由自在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莲花峰为背景,描写了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莲峰好,烟树半阴晴”一句,开篇即以生动的描写吸引读者,形成了浓厚的自然气息。接下来的“峭壁凌空三万仞,白云铺海九千寻”则将景致推向高潮,夸张的用法不仅展示了莲花峰的高耸与壮丽,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崇高理想与追求。最后一句“列子御风行”更为整首诗注入了哲理的内涵,列子的形象不仅仅是道家思想的体现,也象征着一种洒脱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莲峰好,烟树半阴晴:描绘莲花峰的美丽,以及树木在烟雾中变化的光影。
  2. 峭壁凌空三万仞:描述高耸的峭壁,强调其惊人的高度。
  3. 白云铺海九千寻:形容白云如同海洋一般,展现出辽阔的气象。
  4. 列子御风行:提到列子,表达对自由与洒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三万仞”“九千寻”,通过夸张的数字强调自然的壮丽。
  • 比喻:将白云比作海,形象生动,增强了景象的辽阔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峰:象征着高洁和美好。
  • 烟树:表现出朦胧、神秘的自然氛围。
  • 峭壁:象征着伟岸与坚韧。
  • 白云:代表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耸的峭壁有多高?
    A. 三万仞
    B. 一万仞
    C. 两万仞
    D. 五千仞

  2. “列子御风行”中的列子是谁?
    A. 道家思想家
    B. 儒家思想家
    C. 佛教徒
    D. 小说家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望天门山》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天门山》同样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但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情感,而陈家庆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家庆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留别周参政诗二首 其二 旧悬道中二首 漫兴十一首 再见王进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赠之四首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其三 送刘通判二首 寄秋怀 寄公择兼问讯季益二首 赠于革去非时为武陵尉 书方伯谟窗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包含菽的成语 目字旁的字 肆虐横行 里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贫虚 问接 隹字旁的字 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飞蛾赴焰 戴高帽子 精诚所至 越瘠秦视 文舫 懋建 办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