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07
寄题竞秀亭
作者:朱翌 〔宋代〕
吴山越岭老於行,何地诛茅寄此情。
直使浮云无一点,千岩应接始分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人走过吴山和越岭,已是老态龙钟,不知何处可以安放自己的情感。即使浮云没有一点痕迹,千山万岭之间的景色依然显得分明可见,带给他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吴山”和“越岭”常用以描绘南方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对自然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融入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作于诗人游历山水时,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内心情感的寄托,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追求与感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开头两句“吴山越岭老於行”便传达出一种沧桑感,诗人虽身处美丽的大自然中,但已显老态,显示出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的“何地诛茅寄此情”则是诗人对情感寄托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哲理思索。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直使浮云无一点,千岩应接始分明”来强调自然景色的清晰与美丽。在看似平淡的浮云之下,千山万岭却是如此清晰可见,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幻,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透彻。整首诗透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内心依旧渴望寻求情感寄托的复杂心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山”位于哪个省?
“何地诛茅”中的“诛茅”意指?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