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31
原文展示:
送僧归北岩寺 黄滔 〔唐代〕
北岩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新松五十年,藤萝成古树。 题诗昔佳士,清风二林喻。 上智失扣关,多被浮名误。 莲扃压月涧,空美黄金布。 江翻岛屿沈,木落楼台露。 伊余东还际,每起烟霞慕。 旋为俭府招,未得穷野步。 西轩白云阁,师辞洞庭寓。 越城今送归,心到焚香处。
白话文翻译:
北岩的泉水和石头清澈,自然是因为高僧居住。 新种的松树已经五十年,藤萝已经长成了古树。 曾经有才子在这里题诗,用二林的清风来比喻。 高智慧的人失去了机会,多是因为被虚名所误。 莲花形状的门扉压在月光下的溪涧上,空有美丽的黄金装饰。 江水翻腾使得岛屿沉没,树叶落下楼台显露。 我东归时,常常向往烟霞。 不久被俭朴的府邸招去,未能尽情游历野外。 西轩的白云阁,师父离开了洞庭湖的寓所。 今天在越城送他归去,心中到达了焚香的地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和僧侣生活。此诗是黄滔送别一位僧人归北岩寺的作品,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黄滔东归途中,受到俭朴府邸的招待,未能尽情游历野外,因此对自然美景有着深深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北岩寺的描写,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北岩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北岩泉石清,本自高僧住”一句,直接点明了北岩寺的清幽和高僧的居住,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新松五十年,藤萝成古树”等句,描绘了北岩寺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题诗昔佳士,清风二林喻”等句,则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高僧的敬仰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北岩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新松五十年,藤萝成古树。
题诗昔佳士,清风二林喻。
上智失扣关,多被浮名误。
莲扃压月涧,空美黄金布。
江翻岛屿沈,木落楼台露。
伊余东还际,每起烟霞慕。
旋为俭府招,未得穷野步。
西轩白云阁,师辞洞庭寓。
越城今送归,心到焚香处。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高僧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对北岩寺的描写,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北岩泉石清”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北岩寺的清幽和高僧的居住 B. 北岩寺的自然景观 C. 北岩寺的历史悠久 D. 北岩寺的繁华
诗中“新松五十年,藤萝成古树”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北岩寺的自然景观 B. 北岩寺的历史悠久 C. 北岩寺的繁华 D. 北岩寺的清幽和高僧的居住
诗中“题诗昔佳士,清风二林喻”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对高僧的敬仰 B.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繁华的向往
诗中“上智失扣关,多被浮名误”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对高智慧的人失去了机会的遗憾 B.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C. 对高僧的敬仰 D. 对历史的回顾
诗中“莲扃压月涧,空美黄金布”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B. 对高僧的敬仰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繁华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