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40
原文展示:
题王侍御宅内亭子 黄滔 〔唐代〕
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 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 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
白话文翻译:
在尘世之外的俗境,城郭内的宅院中有一座亭子。 或许有人家新创,但这里没有莲幕的香气。 石头曾在湖岸见过,琴声曾在岳楼误听。 来访的客人频频提及,最终必须将其绘成画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这首诗可能是黄滔在访问王侍御的宅院时所作,表达了对宅内亭子的赞美和对其美景的留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黄滔在访问王侍御的宅院时,被宅内的亭子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亭子的赞美和对其美景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亭子的描绘,展现了亭子所在环境的清幽和美景。诗中“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一句,既表达了亭子所在环境的清幽,又暗示了亭子的独特之处。“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一句,通过对亭子周围景观和声景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亭子的美感。最后“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一句,表达了亭子的美景令人难以忘怀,必须将其绘成画屏以作纪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亭子的赞美和对其美景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亭子的赞美和对其美景的留恋。通过对亭子所在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亭子的清幽和美景,表达了对亭子的赞美和对其美景的留恋。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亭子位于哪里? A. 湖岸 B. 城郭内的宅院中 C. 岳楼 D. 官署
诗中“石曾湖岸见”一句中的“石”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文化 C. 艺术 D. 永恒
诗中“琴误岳楼听”一句中的“琴”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文化 C. 艺术 D. 永恒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