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28
洞仙歌·佳期四五 朱彝尊 〔清代〕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佳期已定在四五日,询问黄昏时分是否到来。告诉她在月光明亮的低垂帷幔之后。担心重重门扉未锁,仙犬窥视,忧虑未稳定的花影匆匆分别。饮下三两盏鸡缸杯中的薄酒,为何你轻易就醉了,反而唤养娘来陪伴,谁知道其中的缘由,灯火一点仍悬挂着红豆。恨那咫尺之遥的银河隔断了三座桥,完全不顾黄姑,夜深了又来。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清代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相思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清代的文学风格。
这首《洞仙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的相思情景。诗中,“佳期四五”和“问黄昏来否”表达了诗人对约定的期待和不安。随后的“说与低帷月明后”和“怕重门不锁”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期待与忧虑的情感。诗中的“花影匆匆分手”和“灯一点尚悬红豆”都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前者表达了分别的匆忙和无奈,后者则象征着相思之情。最后,“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和“全不管黄姑”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阻碍的愤怒和对情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朱彝尊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相思和无奈的主题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阻碍的愤怒。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灯一点尚悬红豆”象征什么? A. 安全 B. 相思 C. 宁静 D. 愤怒
诗中的“仙犬窥人”比喻什么? A. 监视 B. 宁静 C. 期待 D. 无奈
诗中的“佳期四五”指的是什么? A. 约定的时间 B. 饮酒 C. 分别 D. 障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