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7:52
香积炊烟楼碧树。
峰回转草深春暮。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
报道云来封户。
老衲经行何处路。
问仙鹤怎时化去。
几树梅花,一龛灯火,
肠断人生晞露。
香积寺中炊烟袅袅,碧绿的树木掩映楼阁。
山峰环绕,草木深处春日的暮色渐渐降临。
远方的住户已经遥不可及,凭栏而望,心思飘远,
只听到有人传来消息,云彩来时,门已封闭。
老和尚的修行之路在何方?
问那仙鹤,何时才能化去?
只见几棵梅花,亮着一盏灯火,
不禁让我肠断,人生如露,转瞬即逝。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僧侣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历鼎湖寺时,表达了对和尚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与内心修行的关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图景。开篇通过“香积炊烟”和“碧树”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幽美,给人以安逸的感觉。然而,随着“峰回转草深春暮”的转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之中,春天的暮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一句,展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此时,传来的“报道云来封户”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触及的孤独感。接下来的“老衲经行何处路”,则表达了对和尚修行方向的迷惑,似乎在追问人生的意义。
“问仙鹤怎时化去”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亦是对人生境界的向往。最后的“几树梅花,一龛灯火”则用梅花和灯火的意象,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令人感到惋惜与感慨。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和尚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道德与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香积炊烟”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老衲经行何处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