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其一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8-02 00:17:07

诗句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

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17:07

原文展示: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其一
作者:苏轼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
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白话文翻译:

老了,华发萧萧,像遂良一样,一身漂浮在海中央。
没有钱种菜为生计,得了病却能安心把病当作良药。
才疏学识与孔文举相似,痴呆的状态又如顾长康。
千里归来,空自流泪,七年的供奉在殿堂的西边。

注释:

  • 华发:白发,形容年老。
  • 萧萧:形容凋零或萧条的样子。
  • 遂良:指唐代的宰相李遂良,以其老成持重著称。
  • 一身萍:比喻漂泊无依,像浮萍一样无根。
  • 无钱种菜:没有钱财去维持生计,暗示生活困窘。
  • 安心是药方:指心态平和是治疗疾病的良方。
  • 才疏:才华不足。
  • 孔文举:指孔子的后代孔伋,以文才出众著称。
  • 顾长康:指顾恺之,因其痴迷于绘画而被称作痴绝。
  • 万里归来空泣血:形容归来时心中悲伤至极。
  • 七年供奉:指在朝廷中供职的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小说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尤其以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诗意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岁月的无奈。面对人生的困境,他用幽默的自嘲和深刻的哲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其一》是一首反映个人境遇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切感受。开头描绘了华发萧萧的老态,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氛围。尤其是“一身萍挂海中央”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心境,像浮萍一般在无边的海洋中摇摆不定。

接着,诗人提到生活的艰难——“无钱种菜”,揭示了他在经济上的困境,但随即转化为对心态的思考,认为“安心是药方”,这句让人感受到一种豁达与从容。诗人不仅自嘲才疏,甚至将自己与历史上的文人联系在一起,展现出对于自身才华的谦卑与自知。

最后两句“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则是对自己仕途的感慨,离开了繁华的朝廷,归来时却感到无比失落。整首诗在沉重的情感中透出一丝自嘲与无奈,展现了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宽广胸怀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发萧萧老遂良:开篇以“华发”引入,立刻点明年岁已高,接着提到“遂良”,暗示对老年的认同和自怜。
  2. 一身萍挂海中央:用“萍”比喻自己在生活中的漂泊,显示出无根的状态。
  3. 无钱种菜为家业:自述生活的困顿,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4. 有病安心是药方:指心态的平和是最好的良药,表达了对心理状态的积极看法。
  5. 才疏正类孔文举:自谦才疏,与历史人物类比,表现出对自己学识的谦卑。
  6. 痴绝还同顾长康:将自己的痴迷与历史人物相提并论,增强了自我调侃的意味。
  7. 万里归来空泣血:对归来的惆怅和流泪的痛苦感受,情感达到高潮。
  8. 七年供奉殿西廊:对自己仕途的回顾与感慨,表现出对过往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浮萍,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无根的孤独。
  • 对比:通过古今人物的对比,增强自我贬低的效果。
  • 夸张:用“空泣血”来表现情感的强烈,突显归来时的失落与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表现个人生活困境的同时,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与豁达态度。通过对老年、孤独、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及对人生无常的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发:象征年老、衰退。
  • 浮萍:象征无根、漂泊。
  • 药方:象征心态的平和。
  • 泣血:象征深切的痛苦和失落。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华发”主要指什么?

    • A. 年轻
    • B. 白发,年老
    • C. 头发浓密
    • D. 头发稀疏
  2. “无钱种菜为家业”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 A. 富裕
    • B. 贫困
    • C. 忙碌
    • D. 安逸
  3. “万里归来空泣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伤感
    • C. 无所谓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与苏轼的孤独感相呼应。
  • 《登高》(王勃):对人生的感慨,和苏轼的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情感更为沉重。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反映出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的影响。

相关查询

舒州 其一 庐陵中秋对月 清逸楼 鄡子值风雨 诗一首 诗一首 双庙 白鹭洲 游潜峰 昭州感梅公挚邹道乡遗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救世济民 青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丢开头的成语 三令节 月字旁的字 黄旗紫盖 鼻字旁的字 从表弟 包含跸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青史垂名 朔方 口诵心维 秋狝春苗 登龙有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