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33:35
捣练子
鹅毳被,病时熏。
消瘦葱根又几分。
阶下唾余新著翠,
算应无计可相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病的人,躺在鹅毛被下,感受到病痛的熏蒸。病体消瘦,连葱根都显得稀少。楼阶下,留下了新鲜的翠绿,但想必也无计与外界沟通。
作者介绍:胡薇元,清代诗人,以清丽的词风著称,作品多为抒情之作,且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生病期间,反映了他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这首《捣练子》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面临病痛时的内心感受。开篇的“鹅毳被”便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但随即转入“病时熏”,显示出病痛对身心的侵袭。诗中通过对比,消瘦的葱根与新鲜的翠草形成强烈的对照,突显了诗人因病而感受到的失落与无力感。最后两句“算应无计可相闻”,则点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病痛不仅让人身体虚弱,也使人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困难。这种孤独感是普遍的,但又极具个体性,反映了人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病痛与孤独感,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鹅毳被”主要表现了什么情绪?
A. 温暖与幸福
B. 疲惫与无奈
C. 期待与希望
“消瘦葱根”象征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丰富的生活
B. 身体的虚弱
C. 充沛的精力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疲惫
B. 孤独与无奈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