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9:59
春中湘中题岳麓寺僧舍
作者: 罗隐 〔唐代〕
蟾宫虎穴两皆休,
来凭危栏送远愁。
多事林莺还谩语,
薄情边雁不回头。
春融只待乾坤醉,
水阔深知世界浮。
欲共高僧话心迹,
野花芳草奈相尤。
在蟾宫和虎穴这两处都可以休息,
我倚着高栏杆送走远方的愁绪。
多事的林莺还在闲聊,
而薄情的雁却不再回头。
春天的融化只等天地沉醉,
广阔的水面深知世界浮沉。
我想和高僧谈心事,
但野花芳草却让人心生惆怅。
罗隐(833年-909年),字少连,号逸少,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写景抒怀,常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岳麓寺的僧舍,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刻,面对自然景色所引发的情感。诗人通过与高僧的对话,反映出对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思索。
《春中湘中题岳麓寺僧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蟾宫虎穴”引入,象征着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安宁与危险。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的图景,林莺的鸣叫与雁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阔深知世界浮”,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春天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水面广阔,代表着人生的无常和浮沉,诗人对世界的观察深入而细腻。
最后两句“欲共高僧话心迹,野花芳草奈相尤”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虽然想与高僧分享心迹,但周围的自然景物却让他感到无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的“蟾宫”指代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山峰
D. 河流
诗人希望与谁分享心迹?
A. 朋友
B. 高僧
C. 诗人自己
D. 自然
“水阔深知世界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希望
B. 对人生的无常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孤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