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1:14
寄程尊师
作者: 罗隐 〔唐代〕
鹤信虽然到五湖,
烟波迢递路崎岖。
玉书分薄花生眼,
金鼎功迟雪满须。
三秀紫芝劳梦寐,
一番红槿恨朝晡。
未知朽败凡间骨,
中授先生指教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尽管鹤信已经到达五湖,途中的烟波和崎岖的道路让人感到遥远而艰难。老师的教诲如同那珍贵的玉书,虽然传授给我却显得稀薄,仿佛花生眼一般。尽管成就迟缓,就像金鼎上的雪一样厚重。梦中对老师的思念如同三秀紫芝的辛劳,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则如红槿花的悔恨。最终,我无法得知凡人之骨的衰败,而我在老师的教导下又能学到多少呢?
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唐代诗人,晚唐时期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清丽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咏物诗和咏怀诗。
《寄程尊师》写于罗隐晚年,正值他在官场和文坛都面临困境之时,心中感慨万千,特意写此诗以寄托对老师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寄程尊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敬意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开头两句“鹤信虽然到五湖,烟波迢递路崎岖。”,展现了远道而来的信使,暗含着作者对老师的渴望与敬仰。五湖的广阔与烟波的迷离,使得这条通往老师的道路显得尤为艰难,仿佛象征着求学之路的艰辛。
接下来的句子“玉书分薄花生眼,金鼎功迟雪满须。”,通过比喻,将老师的教导比作珍贵的玉书,虽然传授给我,却显得稀薄,仿佛花生眼一般。这里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自身进步的焦虑。而“金鼎功迟雪满须”则暗示了他在成就上迟缓的无奈,厚重的雪象征着时间的积累和成长的艰辛。
后面的句子“三秀紫芝劳梦寐,一番红槿恨朝晡。”,又将思念与时间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如同梦中情景的真实。而结尾的“未知朽败凡间骨,中授先生指教无。”则是一种对生命的反思,尽管人生短暂,但老师的教导却是永恒的,给予了他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老师的深情怀念,也有对人生与知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师道与人生态度的追寻。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老师的敬仰与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它表达了求知过程中的艰辛和对教导的珍视。
诗中“鹤信”指代什么?
A. 鸽子
B. 信使
C. 知识
“金鼎功迟雪满须”中“金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成就
C. 时间
诗中体现了作者对老师的情感吗?
A. 是
B. 否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寄程尊师》这首诗,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