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7:56
忆夏口
作者:罗隐 〔唐代〕
汉阳渡口兰为舟,
汉阳城下多酒楼。
当年不得尽一醉,
别梦有时还重游。
襟带可怜吞楚塞,
风烟只好狎江鸥。
月明更想曾行处,
吹笛桥边木叶秋。
在汉阳的渡口,兰花为舟,
汉阳城下有许多酒楼。
那年我未能尽情痛饮,
梦中偶尔还会重游。
衣襟宽阔让人怜惜,吞没了楚地的风光,
只有江鸥在烟波中嬉戏。
明月照耀下我更想起曾经的去处,
在桥边吹笛,木叶在秋风中飘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楚塞”一词与楚地的文化背景相关,楚地以其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闻名,给诗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子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个性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忆夏口》写于诗人对年少时光和汉阳美景的怀念,反映了他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忆夏口》通过对汉阳渡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日生活的怀念。诗的开头描绘了兰舟与酒楼的场景,既呈现了自然景观,又营造了人文氛围。诗人在回忆中感叹自己未能尽兴畅饮,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接着,诗人通过“襟带可怜吞楚塞”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风光的眷恋。江鸥在风烟中嬉戏,象征着自由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向往。
在月明之下,诗人思念曾经游玩的地方,秋风中木叶飘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追忆与对自然美的向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淡淡的忧伤,展现了浓厚的乡愁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忆夏口》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白居易
C. 罗隐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汉阳”是指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武汉
C. 上海
D. 南京
诗中提到的“襟带可怜吞楚塞”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自由
C. 怀念
D. 喜悦
诗中“月明更想曾行处”表现了何种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满足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忆夏口》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李白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而罗隐则通过汉阳的景色与情感交织,展现了浓厚的乡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