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17
驼顶丁当响巨铃,
万车轧轧一齐鸣。
当年不离沙陀地,
辗断金原鼓笛声。
驼峰上响着巨大的铃声,
成群的驼车齐齐发出轧轧的响声。
往年我曾在沙陀这片土地上,
如今只能听到金原上断断续续的鼓笛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沙陀地”是指历史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商贸往来频繁。诗中提到的“鼓笛声”象征着繁荣与热闹,而“辗断”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作者介绍:
刘秉忠,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对故土的情怀。他的作品多描绘边塞风情及商旅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代,诗人通过描绘驼车行进的场景,表现了当时商贸繁荣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驼车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商旅的繁忙与热闹。开头两句以“驼顶丁当响巨铃,万车轧轧一齐鸣”描绘了驼车队伍的壮观场面,铃声与车声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能够听到那轰鸣的声响,感受到商贸繁荣的气息。这种声响不仅是物质交流的体现,也是文化交融的象征。
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往昔的追忆,“当年不离沙陀地”表明诗人曾在此地活动,感情深厚,而“辗断金原鼓笛声”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这种对比映射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在形象与情感上取得了和谐的统一,既有生动的描绘,又有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商旅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驼车行进的描写,反映了商贸的繁荣与过往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蕴含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辗断金原鼓笛声”中的“辗断”意指:
诗中提到的“沙陀地”代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