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2
霜落江寒鸣雁稀,
倚楼人定怨归迟。
笛声唤起山头月,
飞上青天照别离。
霜降江面寒冷,稀疏的雁声在鸣叫,
我倚靠着楼台,心中怨恨归来的太迟。
笛声唤醒了山头的明月,
它飞升到青天之上,照耀着我们的别离。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渗透了对离别的感慨。古代诗词常用雁、月等意象表达思乡和离愁,典型的表现手法。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字子华,号竹山,生平不详,但以诗词和散文闻名,风格简练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造成了许多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远别离》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深沉。开篇以“霜落江寒鸣雁稀”引入,霜的寒冷和稀疏的雁声暗示了秋冬的萧瑟与孤独。诗人倚楼而立,怨恨归来的迟缓,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笛声的响起,仿佛在召唤着月亮,与自然中的月亮形成了呼应,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升华。最后一句“飞上青天照别离”则将离愁与自然景象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望与无奈的纠结。整首诗情感真挚而含蓄,意象丰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反映了对思念的无奈与渴望,体现了人们在自然景象中的情感共鸣。
诗词测试:
诗中的“霜”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热情
诗人为何“怨归迟”?
A. 不想回家
B. 思念之苦
C. 工作忙碌
笛声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A. 表达快乐
B. 唤醒思念
C. 让人入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