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29:35
作者: 刘基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槐映高楼柳映墀,风来唯有鹊先知。
长应别殿黄昏后,记得金富妒宠时。
槐树的影子映照着高楼,柳树的影子映照着门前的石阶,
只有当风吹来时,喜鹊才会最先察觉。
长久以来应该是在别的殿宇里,等到黄昏时分,
你还记得那时金氏的富贵与妒忌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金富”可能与当时社会上有名的金氏家族有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权势与富贵的向往与嫉妒。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士俊,号千里,浙江人,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情世故的敏锐观察而闻名。刘基在政治上曾担任过多种职务,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权贵富贾云集的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对权势与人情冷暖的思考,以及对过往辉煌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刘基的《无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怀旧与孤独感的场景。首句中的“槐映高楼柳映墀”,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槐树和柳树的影子交织在高楼和门前,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孤寂。接着“风来唯有鹊先知”,通过喜鹊的敏感,暗示了诗人与世事的疏离与对人情冷暖的洞察。第三句“长应别殿黄昏后”则引发了对往昔的追忆,似乎在暗示诗人在别的地方曾有的亲密关系,而如今却只能在黄昏时分回忆。最后一句“记得金富妒宠时”更是点出了人世间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富贵的向往,也有对权势游戏的失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意象上清新脱俗,在情感上深沉温婉,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揭示了权力、财富与人情的复杂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映”字指的是?
a) 映照
b) 相遇
c) 反射
答案:a) 映照
“风来唯有鹊先知”中,鹊的作用是什么?
a) 代表财富
b) 象征敏感
c) 表达孤独
答案:b) 象征敏感
此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a) 个人成就
b) 过往关系
c) 自然风光
答案:b) 过往关系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二者均反映了对亲情与往昔的思念,但刘基的诗更侧重于对权力与富贵的思考,显示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