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1:00
苏幕遮 拟周美成
作者:吕碧城 〔清代〕
理鹍弦,移雁柱。欲诉琴心,心事成灰炬。
浥透鲛绡痕万缕。泪雨何时,晴到梨花树。
诵骚词,吟洛赋。艳殢香顽,那信婵娟误。
一点春魂无著处。便化蛾蚕,也斗长眉妩。
全诗翻译:
拉开琴弦,调动雁柱,想要诉说我内心的琴心,但这些心事已化作灰烬。
泪水浸透了万缕轻纱,何时才能等到晴天,照在梨花树下呢?
我诵读着《离骚》的词句,吟咏着《洛神赋》。那浓郁的香气令人沉醉,难道不是因为那位美丽的月下嫦娥吗?
一缕春魂无处可归,竟化作蛾蚕,在那长眉的娇美中也要争妍斗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碧城,清代女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风格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伤与渴望,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及无奈。
吕碧城的《苏幕遮》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情感纠葛的画面。诗的开头以“理鹍弦,移雁柱”引入,既营造了音乐的氛围,又隐喻了心中难以启齿的情感。随后的“欲诉琴心,心事成灰炬”更是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心事如同灰烬,无法再燃。
接下来的“泪雨何时,晴到梨花树”则用梨花树象征希望与美好,表达出作者对未来的期盼。通过“诵骚词,吟洛赋”的描写,诗中引用经典诗词,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最终以“一点春魂无著处”作结,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爱情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情感画卷,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希望
B. 悲伤
C. 失落
答案:A
“心事成灰炬”中“灰炬”指的是什么?
A. 内心的热情
B. 内心的失落
C. 内心的希望
答案:B
诗中的“蛾蚕”象征什么?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理想的渴望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吕碧城的《苏幕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都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深刻,但吕碧城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对过往的怀念与追思。两者都体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情感世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