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苏幕遮 其二 雪霁对月,示云史

《苏幕遮 其二 雪霁对月,示云史》

时间: 2025-05-02 07:52:04

诗句

梦华疏,愁味永。

急景凋年,转烛浑无影。

碧海青天心不定。

漫斗婵娟,谢却梅魂冷。

雁书稀,川路迥。

病骨支寒,耳厌鼍更警。

四壁鼾雷喧里静。

缺月窥窗,坐对成双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04

原文展示:

梦华疏,愁味永。急景凋年,转烛浑无影。
碧海青天心不定。漫斗婵娟,谢却梅魂冷。
雁书稀,川路迥。病骨支寒,耳厌鼍更警。
四壁鼾雷喧里静。缺月窥窗,坐对成双醒。

白话文翻译:

梦中的华美已渐稀疏,愁苦的滋味却长存心间。
急促的时光让岁月凋零,烛光摇曳,影子也无影无踪。
心中波澜起伏,如同碧海青天,难以安宁。
漫无目的地与婵娟争斗,退却了梅花的灵魂,感到一阵寒冷。
雁书稀少,河川道路迥异。病骨支撑着寒意,耳中厌倦了蝉鸣的警觉。
四周墙壁传来鼾声,喧闹中却又显得格外静谧。
缺月透过窗户,坐对成双的身影,心中独自清醒。

注释:

  • 梦华疏:梦中的华美景象渐渐消逝。
  • 急景凋年:时光匆匆,岁月凋零。
  • 碧海青天:心中如同无边的蓝天大海,心绪难以平静。
  • 漫斗婵娟:随意与月亮争斗,婵娟指月亮。
  • 谢却梅魂冷:拒绝了梅花的灵气,感到心中一阵寒意。
  • 雁书稀:雁的书信稀少,暗示思念之情。
  • 耳厌鼍更警:耳边的鸣声让人厌倦,似乎更加警觉。
  • 四壁鼾雷:四周充满鼾声,形成一种喧嚣的静谧感。
  • 缺月窥窗:缺月透过窗子,显得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独具特色。

创作背景:

《苏幕遮 其二 雪霁对月,示云史》创作于周岸登生活的一个特定时刻,可能是在他经历了某种人生感悟或情感波动之后,借由诗歌表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时间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内心情感。开头的“梦华疏,愁味永”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而又愁苦的氛围,梦的消逝让人对现实感到无奈。接下来的“急景凋年”则更加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诗中“碧海青天心不定”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内心的动荡与不安,令人感受到诗人那种对美好而又不可得的向往。在与月亮的争斗中,诗人感受到一阵寒冷,这不仅是外在气候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反映。

在“耳厌鼍更警”一句中,诗人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四壁的鼾声虽然嘈杂,却反而显得格外静谧。最后的“缺月窥窗”则是诗人对孤独状态的深刻描绘,缺月意味着缺失和孤独,而坐对成双的意象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情感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华疏,愁味永:梦的美好已逝,愁苦的滋味依旧。
  2. 急景凋年:时光匆匆,生命渐渐凋零。
  3. 转烛浑无影:烛光摇曳,影子似乎也消失了。
  4. 碧海青天心不定: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安宁。
  5. 漫斗婵娟:与月亮争斗,感受孤独。
  6. 谢却梅魂冷:拒绝了梅花的灵气,感到一阵寒意。
  7. 雁书稀,川路迥:雁的书信稀少,思念之情愈加明显。
  8. 病骨支寒:身体虚弱,感到寒冷。
  9. 耳厌鼍更警:耳中的鸣声让人厌倦,警觉心情。
  10. 四壁鼾雷喧里静:周围的鼾声形成一种喧闹的静谧感。
  11. 缺月窥窗,坐对成双醒:缺月透过窗,坐对的身影独自清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海青天”,比喻内心的动荡。
  • 对仗:如“缺月窥窗,坐对成双”,形式工整。
  • 拟人:如“耳厌鼍更警”,赋予声音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孤独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梦华:象征着美好与逝去的梦境。
  2.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
  3. 梅花:象征清冷与高洁。
  4. 雁书:象征思乡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梦华疏”意指什么?

    • A. 梦中的美好已消逝
    • B. 梦境的内容丰富
    • C. 梦中的人很多
  2. “耳厌鼍更警”中的“鼍”指的是?

    • A. 一种虫子
    • B. 一种鸟
    • C. 一种古代乐器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与思索
    • C. 爱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周岸登的《苏幕遮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表达孤独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上有相似之处,但周的诗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描绘,而李的诗则多了一份对爱情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查询

自合浦还清湘寄虚中弟 杂诗 杂诗 与全州崇宁断臂和尚 佚老堂 秀聚亭 歙砚诗 吴江鲈乡亭 文饶自昌国以诗见寄次韵二首 文饶自昌国以诗见寄次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包含峡的词语有哪些 矜贫恤独 夙夜不解 止字旁的字 包含身的成语 略知皮毛 战事 衅眚 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援溺 齿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歺字旁的字 霄壤 渊停山立 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潨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