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3:37
陌上花 胭脂花
作者: 赵熙 〔清代〕
生来不上樱唇,红过一秋谁管。
小朵新抽,长自挂名妆院。
血痕点向壶心泪,怎画牡丹千瓣。
似南朝废井,景阳钟动,玉人魂断。
甚西风,又脸霞吹处,淡白娇黄相半。
粉子成丸,圆到香奁空转。
绝怜北地青山色,匀上徐娘羞面。
愧芳丛尚点春纤银甲,凤仙成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花的情感,尤其是对胭脂花的细腻描写。诗人感慨自己没有樱唇那样的娇艳动人,尽管胭脂花在秋天是如此迷人,但又无人在意。小小的花朵轻轻绽放,犹如挂在妆镜前的装饰。鲜红的血痕点在壶心的泪水上,如何能将牡丹的千瓣画出?仿佛南朝的废井,景阳钟声响起,玉人魂断于此。西风拂面,脸颊的霞光和淡黄的花朵相互映衬。花粉如小球般,轻轻在香盒中转动。北方的青山色令人心醉,正如徐娘羞怯的面容。对芳丛的愧疚,虽有春日细雨般的纤细却依然显得娇弱,凤仙花在田畴间盛开。
赵熙,清代诗人,擅长山水和花鸟题材的诗作。他的作品常透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切观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陌上花 胭脂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美的追逐与渴望。诗中所描绘的胭脂花,既是自然的象征,也象征着诗人对青春与美好事物的追忆。
《陌上花 胭脂花》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胭脂花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爱情和美的深刻理解。诗开篇即以“生来不上樱唇”引入,展现了诗人对自身美貌的自谦,同时又透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诗人用“血痕点向壶心泪”的意象,深刻表达了内心的伤痛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既有南朝的古典意象,又有西风与花粉的自然描写,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诗中提到的“淡白娇黄相半”以及“绝怜北地青山色”,不仅显示了对色彩的敏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通过对凤仙花的描写,诗人将美丽与脆弱相结合,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感慨,令人深思。
生来不上樱唇,红过一秋谁管。
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美貌的不满,樱唇象征美丽,而自己却没有这样的娇艳。
小朵新抽,长自挂名妆院。
小花轻轻绽放,仿佛装饰在妆镜前,暗示着花的娇弱和诗人的孤独感。
血痕点向壶心泪,怎画牡丹千瓣。
用“血痕”比喻深厚的情感与伤痛,暗示难以描绘的爱情。
似南朝废井,景阳钟动,玉人魂断。
采用历史典故,带出一种古老的哀愁,玉人指代美丽的女子,象征着逝去的爱情。
甚西风,又脸霞吹处,淡白娇黄相半。
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描绘了西风与花朵的美丽与脆弱。
粉子成丸,圆到香奁空转。
花粉如球般轻盈,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美丽的瞬间。
绝怜北地青山色,匀上徐娘羞面。
对北方青山的感慨,徐娘的羞怯展现了女性的温柔与内敛。
愧芳丛尚点春纤银甲,凤仙成畹。
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愧疚,凤仙花在田间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胭脂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出对生命脆弱与珍贵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花卉意象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深刻映射了人的情感与人生哲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花”与“情”的结合。
诗中提到的“樱唇”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嘴唇
B. 哀愁的心情
C. 生命的短暂
“血痕点向壶心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伤痛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凤仙”象征什么?
A. 美丽与脆弱
B. 生命的顽强
C. 时光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