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2:01
功成唾手,侯王那比,倾城难再。千骑迎来,依旧十分华彩。婵娟身系兴亡局,一霎笑颦双黛。恁悤悤又见昆明劫火,剩妆楼在。记当年,有春风图画,珠佩江皋初解。转眼黄紽,勘破华鬘色界。分明高鸟,良弓志绝,胜冤禽填海。展生绡还诵吴郎旧曲,泪珠同洒。
功名成就触手可及,侯王的地位又怎能相比,倾城之美难以再现。千骑迎接,依旧光彩照人。婵娟的身心与兴亡紧紧相系,瞬间露出笑容与愁眉。这样的情景又让我想起昆明的劫火,唯有妆楼依然在。记得那年,有春风的图画,珠佩在江边初次解开。转眼间已是黄昏,破碎了华丽的界限。分明高飞的鸟儿和志向远大的弓箭,胜过冤屈的鸟儿填海。展开生绡还吟诵吴郎的旧曲,泪珠一同洒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昌绶,清代著名诗人和画家,字仲明,号湘洲,擅长山水、花鸟画,诗风清丽,充满情感。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在清代写成,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处境的复杂时期,作者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无常命运的感慨。
《陌上花·和花宜馆题圆圆小像》是一首兼具抒情和叙事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过往的感慨。开篇即以“功成唾手”引入,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自信,但随之而来的“侯王那比,倾城难再”则让人意识到即使成就触手可及,真正的美好却难以复得。诗中提到的“婵娟身系兴亡局”,不仅让人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历史兴衰的紧密联系,也表现出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叹息。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去的深情回忆,也有对现实的细腻观察。特别是在提到“春风图画”和“珠佩江皋”时,仿佛让人看到了那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时代,然而“转眼黄紽,勘破华鬘色界”又将人拉回到现实的苍凉之中。最后通过“展生绡还诵吴郎旧曲,泪珠同洒”的句子,诗人以歌声和泪水传达了对失去的深切怀念,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兴亡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对现实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婵娟”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一种花 C. 一种乐器
“功成唾手”表达的是: A. 成功很容易 B. 成功很难 C. 成功不重要
诗中提到的“昆明劫火”象征着: A. 灾难与无常 B. 美好的回忆 C. 自由的理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