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迟惜抱夫子不至仍用见送韵奉寄

《迟惜抱夫子不至仍用见送韵奉寄》

时间: 2025-05-03 21:20:24

诗句

钟山翠色落遥天,伏枕高斋思悄然。

风雨江湖成冷节,人生离合逼中年。

士穷岂有文堪卖,才薄羞为世所怜。

便拟相从判岁月,龙眠一壑卧风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0:24

原文展示

迟惜抱夫子不至仍用见送韵奉寄
——郭麟 〔清代〕

钟山翠色落遥天,
伏枕高斋思悄然。
风雨江湖成冷节,
人生离合逼中年。
士穷岂有文堪卖,
才薄羞为世所怜。
便拟相从判岁月,
龙眠一壑卧风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它描绘了钟山的美景与自己的孤独思考,感叹风雨交加的江湖形成的萧瑟气氛,以及人生在中年时的离合与无奈。诗人觉得身为士人,贫穷时却没有文才可供交易,感到羞愧和无奈。最终,他希望能与友人共度岁月,享受那一片宁静的山水。

注释

  • 钟山:位于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常被诗人所咏赞。
  • 翠色:指青绿色,形容山的色彩。
  • 伏枕高斋:高斋是一种书房,伏枕指躺在枕头上,形容思考的状态。
  • 冷节:指寒冷的季节,形容环境的萧瑟。
  • 士穷岂有文堪卖:士人穷困时,哪能拿文才来换取生计。
  • 龙眠:指龙眠山,是一种隐喻,代表隐居或安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麟,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时事的反思,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色引入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人生、对友人情感的思考与抒发,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无奈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描绘钟山的翠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氛围,接着转入对个人情感的探讨。诗人躺在书房中,思绪万千,感受到外界的风雨交加,似乎与自我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

“士穷岂有文堪卖,才薄羞为世所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士人身份的思考,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羞愧。这种情感在古代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后两句“便拟相从判岁月,龙眠一壑卧风烟”,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摆脱尘世的纷扰。诗人通过对山水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钟山翠色落遥天:钟山的青翠色彩与遥远的天空交相辉映,展现自然之美。
  • 伏枕高斋思悄然:在书房中,诗人静静思考,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气氛。
  • 风雨江湖成冷节:风雨交加的江湖,形成了一种冷清的节奏,象征生活的艰辛。
  • 人生离合逼中年:人生的离合悲欢在中年时尤为明显,反映出诗人的无奈与感慨。
  • 士穷岂有文堪卖:士人在困境中无文才可供交换,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才薄羞为世所怜:才华不足,令人感到羞愧与无助。
  • 便拟相从判岁月:希望与友人共同度过时间,分享生活。
  • 龙眠一壑卧风烟:向往宁静的隐居生活,表达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士人的困境比喻为无文可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无奈。
  • 拟人:风雨、江湖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情感,使诗句更具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士人的困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追求宁静生活的渴望,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山: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艰难与不顺。
  • 江湖:象征世俗的纷扰与离合。
  • 龙眠:象征隐逸的理想生活及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钟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南京
    • C. 上海
    • D. 成都
  2. 诗人对“士穷岂有文堪卖”的感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 B. 对贫穷的无奈和羞愧
    • C. 对文才的自信
    • D. 对朋友的思念
  3. 诗中“风雨江湖成冷节”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热闹的场景
    • B. 凄凉的环境
    • C. 平静的生活
    • D. 欢乐的聚会

答案

  1. B. 南京
  2. B. 对贫穷的无奈和羞愧
  3. B. 凄凉的环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将郭麟的《迟惜抱夫子不至仍用见送韵奉寄》与李白的《月夜思》进行对比,前者更侧重于士人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予元祐六年六月罢著作佐郎除秘书丞是岁仲冬复除著作郎兼史院检讨复至旧局题屏 笼鹰词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三 理东堂隙地自种菜 寒夜拥炉有怀淮上 感春三首 雨中五首 洛岸春行二首 其一 杂咏三首 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秬同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瞬刻 繁杂 鸾歌凤吹 靣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誊画 亲痛仇快 夏炉冬扇 足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母兄 一箭之地 而字旁的字 风鬟雾鬓 色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