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灵鹫山家

《宿灵鹫山家》

时间: 2025-05-02 10:45:52

诗句

山深时有百虫鸣,欹枕危楼酒半醒。

忽地西风催落叶,急呼镫起听秋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5:52

原文展示

宿灵鹫山家
山深时有百虫鸣,
欹枕危楼酒半醒。
忽地西风催落叶,
急呼镫起听秋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深山中,时常能听到百虫的鸣叫;我斜靠在危楼的枕边,酒未完全醒。忽然,西风催促着落叶,急忙叫人点灯,想听听秋天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欹枕:斜靠着枕头。
  • 危楼:高而不稳的楼房。
  • :古时的灯具,指油灯。
  • 秋声:秋天的声音,常指风声、虫鸣等。

典故解析
“灵鹫山”常被视为隐士与高人所居之地,寓意着远离尘嚣、追求清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麟,清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雅致,擅长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写作于清代,诗人或许是在山中独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秋天的萧瑟,因而作此诗以抒发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灵鹫山的宿处,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的细腻体悟。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山深处的宁静与虫鸣,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在一间危楼中,微醉的状态下,思绪飘荡,体现出一种恍惚的意境。随着“忽地西风”的到来,秋意渐浓,落叶纷飞的景象勾起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急呼镫起听秋声”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向往,暗含着对秋天的珍惜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受,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深时有百虫鸣:在深山中,时常能听见各种虫鸣,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2. 欹枕危楼酒半醒:诗人斜靠在高楼的枕边,微醺,传达出一种恍惚的状态。
  3. 忽地西风催落叶:突然间,西风吹来,催促着树叶的落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秋的来临。
  4. 急呼镫起听秋声:急忙叫人点亮油灯,想要听听秋天的声音,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秋天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拟人:西风被赋予催促的动作,增强了秋天的气氛。
  • 对仗:前后句之间的意境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高远,反映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百虫:生机与活力的象征,表现出秋季的自然情景。
  • 西风:秋天的象征,代表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流逝。
  • 秋声:自然中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深时有百虫鸣”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宁静的自然
    • B. 喧闹的城市
    • C. 繁忙的生活
  2. “急呼镫起听秋声”中的“镫”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一种乐器
    • C. 古时的灯具
  3.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怀念
    • B. 对秋天的感悟
    • C. 对冬天的描绘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但更侧重于光影变化与内心的感受,情感更为内敛。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情感更为奔放,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郭麟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蜘蛛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六 午困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 其二 参政李公以勤谨和缓励后学江宪益以公廉忠信 荆公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诗告至李汉州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寻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赢粮景从 尤戾 应时而生 蠹政害民 包含届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夷的成语 心赏 下寨安营 齲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津人 己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滚雪球 才尽词穷 玉骨冰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