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2:17
《念奴娇 题顾螺舟小影》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如此佳人,是王家养炬,谢家遏末。
三世貂蝉连北阙,年少东华释褐。
傅粉宫前,薰香殿侧,顾盼真英发。
临春结绮,旧游似有瓜葛。
而今零落堪怜,文园多病,赢得相如渴。
满目关河愁恨极,衰草浓烟涂抹。
醉矣堪呵,灰兮可溺,田也供人夺。
茫茫哀乐,四条弦子空拨。
这位美丽的女子,宛如王家所养的灯火,谢家所阻的花朵。
她如同三世的貂蝉,连着北方的宫阙,年少时如东华的释褐。
在宫前粉妆,殿侧薰香,顾盼之间真英气四射。
临春时分,结下的绮丽情缘,似乎与旧游有着瓜葛。
然而如今她的美丽已然零落,让人怜惜,文人的园地多了一份病态,
使得相如(司马相如)只能渴望。
满眼的关山河流,愁苦恨极,衰草浓烟,将一切都涂抹。
醉了又能如何,灰烬又能沉溺,田园也只供他人夺取。
茫茫的哀乐中,四条弦子空空拨动。
陈维崧(约1626-约1700年),字承焘,号渔山,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尤以豪放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对美人、江山的热爱与惋惜,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与对美人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美丽女子的衰落,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念奴娇 题顾螺舟小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位佳人的绝世风华与其后来的衰败,展现了对美的崇拜与对失去的惋惜。诗中开头就以“如此佳人”引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通过比喻与典故,展现出佳人的美丽与光辉,似乎她是王家灯火的化身,是谢家花朵的象征,令人向往。
诗人将三世貂蝉与年少东华的典故巧妙结合,赋予了女子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暗示她不仅具备外在的美丽,还有内在的智慧与风情。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向对她现状的叹息,使用“零落堪怜”形容她的衰败,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后半部分的“满目关河愁恨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对现实的无力感,最后以“茫茫哀乐,四条弦子空拨”结束,仿佛在无尽的悲伤中感受到乐器的空灵与无奈,令整首词作充满了哀伤的美感。此作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更反映了社会对美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全诗围绕美与衰的对比展开,表达了对美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如此佳人”中的“佳人”指的是谁?
A. 王家的人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自己
“满目关河愁恨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伤
C. 生气
诗中提到的“貂蝉”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