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2:43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
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
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
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东面山岩刚刚解开缆绳,南边的港口也逐渐与我分离。
在同洲岛间出没,沿着曲折的水道漂流。
远处的风烟尚可眺望,近处的歌声笑语却难以听见。
转过路口,青山相合,峰峦回转,白日渐昏。
奔腾的波涛滔滔不绝,积水在下面翻滚不已。
瞬间的犹豫,似乎又分开了两边。
远处的树木稀疏,朦胧的烟雾弥漫。
地上巴陵的道路上,星星交错如牛斗。
孤独的猿猴在寒月下啼叫,哀伤的鸿雁在断云中呼号。
仙舟无处可见,思绪在氤氲中摇曳。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号巨川,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作品常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贞观之治,诗人游历东阳峡,感受到自然景观与人世间的孤寂,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东阳峡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独自漂泊的心情。开头几句通过“解缆”与“离群”,展现了出发的迫切与孤独的感觉,接着描绘了出行的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比。诗中“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描绘水的流动,表现了自然的生机。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心情转向孤寂,特别是“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两种意象交织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仿佛在诉说人生的无奈与孤独。最后一句“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总括全篇,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愈加明显,营造出一种缥缈而又沉重的氛围。
全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孤独的内心感受,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东岩初解缆”意指什么?
“奔涛上漫漫”描述的是什么?
“孤狖啼寒月”中的“孤狖”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