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6:29
呜呜硻硻
作者:龚自珍
黄犊怒求乳,朴诚心无猜。
犊也尔何知,既壮恃其孩。
古之子弄父兵者,喋血市上宁非哀。
亦有小心人,天命终难夺。
授命何其恭,履霜何其洁。
孝子忠臣一传成,千秋君父名先裂。
不然冥冥鸿,无家在中路。
恝哉心无瑕,千古孤飞去。
呜呜复呜呜,古人谁智谁当愚。
雰复雰,智亦未足重,愚亦未可轻。
鄙夫较量愚智间,何如一意求精诚。
仁者不訹愚痴之万死,勇者不贪智慧之一生。
寄言后世艰难子,白日青天奋壁行。
小牛愤怒地要求奶水,朴实的心没有猜疑。
小牛又能知道什么呢?既然已经壮大,就依靠其子。
古时的孩子捉弄父亲的兵器,在市场上流血难道不是悲哀吗?
也有小心谨慎的人,天命终究难以夺取。
接受命令是多么恭敬,踏霜是多么洁净。
孝子忠臣一旦传承,千秋之后君父的名声就会裂变。
否则在冥冥中,便没有家在路中。
恝哉,心中无瑕,千古孤飞而去。
呜呜复呜呜,古人谁智谁愚。
云雾缭绕,智慧不一定重,愚昧也未必轻。
鄙夫在愚智之间较量,何不一心追求真诚。
仁者不怨恨愚痴的万死,勇者不贪求智慧的一生。
寄语后世艰难的子孙,白日青天奋起努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清代诗人、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他以诗词、散文见长,倡导文学革新,反对清朝的腐朽统治,主张改革。
创作背景
《呜呜硻硻》是龚自珍在动荡的清代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传统道德的反思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诗中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人性的探讨,表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
《呜呜硻硻》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人类命运的复杂性。开头以“黄犊怒求乳”设景,象征幼稚与无知,表现出对生命本能需求的渴望。接着,诗人引入古代父子关系,表达对旧社会的批判,反映出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孝子忠臣”,强调传统伦理的传承,但同时又指出这种传承的脆弱性,千秋之后,君父的名声可能会裂变,暗示着道德的沦丧和社会的变迁。诗的后半部分愈发沉重,表达出对未来的忧虑,尤其是对后代的寄语,强调在艰难的环境中应奋发向上,以“白日青天”激励后人。
整首诗以“呜呜复呜呜”作为结尾,传递出一种无奈而深邃的情感,既有对智慧与愚昧的思考,也有对真诚与勇气的呼唤。诗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命运、智慧和人性的关系,强调真诚的重要性,批判了社会的浮躁与传统道德的脆弱,寄托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深刻的情感与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观察与反思。
诗词测试
《呜呜硻硻》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黄犊”象征什么?
诗中强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